1.因为如果装置漏气,生成的氧气会从漏气处跑掉,使收集的气体不满(不纯)
2.加热时,高锰酸钾中的“潮气”蒸发出来,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珠。如果试管口向上倾斜,那么小水珠就会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氧气是从高锰酸钾固体环境中产生的,所以氧气会带出一些高锰酸钾小粉末,进入导管,甚至堵塞导管,气流不畅。(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用排水法不应立即收集,因为此时排出的气体有装置中原先就存在的空气。(混有空气,使收集的氧气不纯。)须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因为停止加热时,不再产生新的氧气,加之温度降低,使试管内气压减小,如果此时导管还在水里的话,外界的大气压会把水压入导管,试管炸裂。(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4.因为反应生成的Fe3O4温度非常高,如果直接接触瓶底可能会把集气瓶炸裂,用水可以冷却灼热的Fe3O4(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1.因为如果装置漏气,那么外界的空气可以进入装置,生成的氧气也可能会溢出,会使实验失败.
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因为试管在高温加热状态下突然遇水会炸裂,由于在高锰酸钾保存的过程中肯定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水,在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加热会使将高锰酸钾中的“湿存水”蒸发出来,并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如果试管口向上倾斜,那么水蒸气就会顺着试管流入试管底部,结果是试管炸裂,非常危险.由于在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它从药品中出来的是或多或少地会带出一些高锰酸钾粉末,将其吹到试管口,如果没有棉花,人就可能吸入高锰酸钾粉尘。
3.不应立即收集,因为此时排出的气体是装置中原先就存在的空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倒吸.因为当温度下降时,气体体积会收缩,压强减小,如果此时导管还在水里的话,外界的大气压会把水压入导管.
4.因为反应生成的Fe3O4温度非常高,如果直接接触瓶底可能会把集气瓶炸裂,用水可以冷却灼热的Fe3O4
1.因为如果装置漏气,第一生成的氧气不易收集,容易从缺口处走掉。第二外界的空气可以进入装置,影响生成的氧气的纯度。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因为试管在高温加热状态下突然遇水会炸裂,由于在高锰酸钾保存的过程中肯定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水或者在实验进行中加热过程会在环境中产生水,在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加热会使将高锰酸钾中的“湿存水”蒸发出来,并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如果试管口向上倾斜,那么水蒸气就会顺着试管流入试管底部,结果是试管炸裂,造成意外.由于在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它从药品中出来的是或多或少地会带出一些高锰酸钾粉末,将其吹到试管口,并且棉花能使得生成的氧气更加均匀的收集。
3.不能。因为此时排出的气体是装置中原先就存在的空气,应该当生成的氧气气泡均匀时才开始收集,这样收集的氧气纯度才较高。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倒吸.因为当温度下降时,气体体积会收缩,压强减小,如果此时导管还在水里的话,外界的大气压会把水压入导管,由于试管刚较热制取氧气,若有水进去会使得玻璃仪器炸裂.
4.因为反应生成的Fe3O4温度非常高,如果直接接触瓶底可能会把集气瓶炸裂,用水(或者一些小沙子,碎石)可以冷却灼热的Fe3O4,保护集气瓶。
1.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收集不到氧气,使实验不成功,浪费了药品。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药品所带的水分或产生的水在管口冷凝,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并使收集的氧气呈紫红色,误认为氧气是紫红色的。
3.当加热试管后不久,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此时是否要立即开始收集氧气?为什么?当氧气收集完毕后,为什么必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在熄灭酒精灯?
如果立即开始收集氧气,由于试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逸出,使收集的氧气不纯。
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4.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内留有少量的水?
是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1.防止制取的O2散出或空气进来
2.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朝下是因为防止液体生成,倒流会试管使试管炸裂(不只是KMnO4)
加热KMnO4制取O2时,塞棉花主要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
3.不要。因为这时的气体是空气和O2的混合体,收集会影响O2纯度
如果不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在熄灭酒精灯,就会出现水被倒吸进试管的现象
4.因为铁丝燃烧后温度过高,若不放水来降温的话就会出现集气瓶炸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