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会不会讲普通话?

2024-12-18 22:43:3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清朝人不会说普通话,但是有官话。

清初名义上以满语为国语,随后汉语官话成为国语。清朝以来,北京官话逐渐分化出来,作为汉语标准音的官话从而逐渐分为南京官话和北京官话两支。

清代早期,南京官话仍为汉语主流标准语,雍正八年清设立正音馆,推广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北京官话;而北京音是在元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明都北迁时北京城内南京移民过半)相融的基础上,融入少许音译满语词汇而成。

到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取得国语的地位。1909年清正式设立“国语编审委员会”,此即清末的国语。

扩展资料:

1、清代官话推广:

清代贵族学习和推广北京官话,在雍正年间在南方方言区推广基于北京音的官话,设立“正音书馆”。无论是听不懂还是不会说官话,皆不能参加考试。公元1909年,清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当时通用的官话正式命名为国语。这是清代汉语首次得到官方命名。

2、清代的官话:

北京官话又称华北官话,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可分为京师、怀承、朝峰、石克四片。使用人口约1500万。三声四调,古入声派入平、上、去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普通话

回答2:

清朝人会讲普通话,但是清朝官方语言不是普通话。所谓普通话,就是平常普通百姓之间交谈的话语。因为清朝建都北京,所以平常北京人交流都是使用北京的普通话。但是清朝官员都是文言互相交流作为正式语言。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后,社会提倡白话文,其首倡者是鲁迅先生。因为北京话是现在普通话的前身,所以清朝人平时说的也就是普通话。其发展一直持续到现在。

回答3:

其实普通话是在民国时期推行的,根据北京演变而来。在古代流行讲官话,基本和普通话差不多官话方言的名字由官方标准话演变而来,由于北方汉族人口主要使用官话方言,而非官话方言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南方或者说东南一带等原因,过去有人称整个官话方言为北方方言,实际上,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两大官话方言人口都分布在南方。并且,作为中国标准语的官话,东晋南北朝以来分为南北两支,北方以中原官话的洛阳音为代表,南方以江淮官话的南京音为代表。而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北方官话直到清代中叶以后才逐渐取代江淮方言系的南方官话成为中国官方的标准语。
  “官话”最早是对官方标准话的称呼,汉语官方标准语早期称为雅言、雅音、通语、正音,明清称为官话,清代又开始称为国语,1956年改称普通话;而官话一词演变为“官话方言”的含义。

回答4:

会,虽然跟现在话有差别,但是大体不差,如果你回到古代,是能听懂的。
雍正皇帝时代,他就推广过普通话。
后来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着急全国的语音学家,以北方音调确立了普通话,就是现在的话,跟清朝那时候相差不大。

回答5:

不会
普通话是到现在才有的
不过人家 还是有自己的官话的
如果你想要在朝廷内当官就一定的要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