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农民文明素养

2024-12-15 12:43:5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随着进城农村务工人员的日益增多,农民工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城市公共生活文明素养如何,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因而,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城市公共生活文明素养,使其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成为当前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课题。
  
  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农民工在观念上认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能在行为层面上有所体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社会公德失范,存在着许多缺点和弱点。如公共卫生习惯较差,随地吐痰,乱丢烟头、杂物等;在公共场所光膀子、大声喧哗、大声接听电话;在公共交通方面,翻越栏杆、随意穿行马路;乘车时,年轻人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不爱护公共财产等。这些行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令人忧虑。
  
  农民工城市公共生活文明素养缺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民工以往的农村公共生活比较简单,公德意识相对朴素;农民工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狭窄,极大地制约了农民工的社会公共行为社会化;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致使其道德判断力不高,易受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压力较大等。鉴于这些因素,提高农民工城市公共生活文明素养,除了从农民工自身出发,不断加强道德自律,强化公德意识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教育培训。培养农民工良好的道德修养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农民工共同参与维护城市公共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通过广泛开展争创“职业道德先进个人”、“文明岗位”、“诚信示范岗”等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和社会公共道德。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工增强法制观念,知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工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社会环境、讲究文明礼貌,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时,应注意三个原则:一要免费。二要让农民工有兴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他们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切忌只读报纸、念文件,空洞说教,要进行案例教育,通过各类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三要有计划。对农民工的文化技能培训、思想道德教育要形成制度,要落实人员、阵地,做到年年有规划,月月有计划,避免一阵风,真正为农民工构筑起长久性学习教育平台。通过教育培训,使农民工深入了解融入城市的行为规则、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加强道德修养。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系统。提高农民工城市公共生活文明素养只依靠农民工自身和政府的力量还不够,必须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农民工收入低、流动性大的特点,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因失业、疾病、遭受意外伤害而使生活陷入困境时,能够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或其他方面的救助。另一方面,市民应破除对农民工的认识障碍,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在全社会形成关心与支持农民工素质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新闻媒体和其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广各地和各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素质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宣传农民工中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对优秀农民工要给予表彰奖励。通过宣传典型,努力营造尊重农民工、关爱农民工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工积极向上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文系2007年河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农民工公共生活文明素养研究》的研究成果

回答2:

舆论宣传与引导
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改善村容村貌
丰富农闲时期的文化活动

回答3:

读书的人比不读书的人自律性更强。我觉得这种事,根本无法解决。我们不应该以文明人的姿态高高在上地看他们,而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就是我们放下一些伪装丢掉一点包袱,做回一个较原始的人来看问题。他们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与之我们格格不入的习惯。所以文明这东西别看太重,自然就好,再说人本来就是动物,无所谓了。别老把他们整得很自卑,成两个物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