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文化的实质是宗教神学文化,又主要表现为上帝文化.上帝文化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天国主义文化和来世主义文化,第二是超验主义文化和神权主义文化,这两个层面的文化又构成了禁欲主义文化.在上帝文化的两个层面中,前者表现为对现世主义的否定,后者表现为对人文主义的否定,二者合而为一共同构成了禁欲主义文化.上帝文化通过宣扬对上帝、神权的敬畏,通过禁欲,完成了对人类生命的控制,束缚了人的全面发展,也阻碍了文化的全面发展.
要深入研究中世纪的文化特征,就离不开研究宗教文化。中世纪的文化实质上主要表现为宗教神学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中世纪的文化就是基督教文化,当时鼓吹君权神授、来世主义、禁欲主义、要人们抛弃世俗,否定现实。文艺,是用来宣传宗教教义,现世全是隐喻来世。基督教文化说到底,其本质是上帝文化,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层面:
超验主义文化→神权主义文化
上帝文化 禁欲主义文化
天国主义文化→来世主义文化
所谓上帝文化,是指中世纪文化主要是围绕着上帝而创造的,上帝为万物之源,从大自然到人工各种产品,无不是上帝的杰作,这是中世纪宗教文化的本质特征。
超验主义文化,是指宗教文化对上帝的超验性所建构的各种宗教学说。在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徒总是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证明上帝的真善美。实际上,上帝的存在即使在主观上是可以证明的,但在客观上又是超验的,是超出经验认识范围的、虚幻的观念存在物,因而任何人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
神权主义文化是对人文主义文化的否定,即中世纪的神权至上所建构的宗教神学文化。其表现为宗教神学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神权大于皇权;宗教建筑、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宗教文学等凌驾于世俗艺术之上;甚至连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也体现出神权主义特征,如“七艺”中的前三艺是文法、修辞和逻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论证上帝的存在;后四艺是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其中把算术中的“l”解释为唯一的神;“2”指耶稣基督具有神性和人性两种性格;“3”指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4”指四个福音传道者。中世纪的科学文化都成了神的奴婢,由此可见一斑。
天国主义文化是指基督教对理想天国虚幻的建构及人们对理想天国信仰与追求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等宗教文化。耶稣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一是现世王国;二是理想天国。现世王国是罪恶的,理想天国是纯洁的。天主教会的《要理大全》描绘了天堂极乐世界,天堂里黄金铺地,宝石盖屋,眼看美景,耳听音乐,每一感官都有相称的福乐。因而,基督教徒总是把天国看成是人们理想生活的神圣境界,是一种快乐的未来社会。
来世主义文化就是在天国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必然产物。既然天国如此美好,现世如此罪恶,那么活着就是要受罪,人的一生就是奔向天国的旅程,把一切幸福的希望都寄托于来世的天国之中。来世主义本质上是对现世主义的怀疑与否定。与天国文化相联系,来世主义能够给受苦受难的教徒以一定程度的精神奇托与安慰,尽管这种寄托与安慰是虚幻的花朵。
通过上述四种文化分析,超验主义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主要表现为以想象为翅膀的逻辑思维,其思维结果必然是建构一套完整的宗教神权组织,从而走向神权主义文化;天国主义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主要以逻辑思维为基础,以想象、形象思维为主导,其思维结果是建构了一个虚幻的理想天国,并导致人们对来世主义的信仰。神权主义文化与来世主义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前者表现为对人文主义文化的否定;后者表现为对现世主义文化的否定。二者形式不同,但又合而为一,共同构成了禁欲主义文化。也就是说,为了超验的上帝,为了忠实于神权主义,为了理想的天国,为了来世的幸福.也为了救赎原罪,人活着就要禁欲,就是要扼制、束缚甚至扭曲了人类生命正常的各种需要,来完成受苦受难的生命之旅。由此观之,上帝文化正是通过上帝、神权、天国和来世,通过禁欲,完成了对人类的控制。究其实质,上帝文化就是一种禁欲主义文化。
纵观中世纪的文化历程,上述这些文化特征既与中世纪落后的生产力和落后生产方式相关联,是中世纪历史发展缓慢甚至倒退的文化表现,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也抑制先进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这种状况到了中世纪后期,才终于有了较大的改观:在上帝文化内部孕育了一批对上帝文化的离经叛道者;在超验主义文化中滋生了对上帝和(圣经)的怀疑;在神权主义文化中发出了人文主义的呐喊;在天国主义文化和来世主义文化中张扬了现世主义的生命;在禁欲主义文化中讴歌了人情和尘世的美好。……历史以长期的沉寂和曲折,终于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曙光。
宗教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阶段,作为一种文化体系,有它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的文化结构.它包含着民主与专制、科学与迷信,进步与落后、文明与愚昧。从美学角度来看,中世纪文化的审美与反审美并存;艺术与反艺术同在。它以神秘象征的艺术特征,去歌颂上帝及其理想天国,成为中世纪文艺美学的重要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