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社会学上对人有三个主要定义:第一,人是介于天使与魔鬼之间的两足动物,用中国人的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第二个是社会生态学的定义:地球上有193种猿类和猴类,其中192种身上有毛,还有一种无毛,自称人类。这就是一本著名的书《裸猿》的定义;还有一种定义就是说,人呢,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比如说一氧化碳中毒就死了,游泳时一口水呛死了。一口气、一口水就足以致人死地。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仍然比致他死命的东西更加高贵。因为他知道宇宙给予他的优势,而宇宙对死却一无所知。因此,人类的全部资源在于思想。
其实,社会学对人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定义,只有一些基本的看法、假设。社会学理解的人,其实是附加在人身上的各种思想或社会事实。比如由行动、文化理解人,比如韦伯及其开创的传统;由社会或者结构理解人,比如马克思、涂尔干特别是帕森斯一派的传统;从生理—心理层面、个人的“理性”角度理解人,比如霍曼斯、布劳这一派。当代社会学强调打破二元对立,因此对人的能动作用更加重视。但总的来说,社会学是从社会与人的关系角度去“定义”人的
《人的定义是什么?的问题之答案》答曰:“——人乃日月天地的物质运动所源生衍演造化而成的具有着从低中高思维意识的不断的趋向於俱备了超前思维意识的所属的又本然本质本性本能的所属特有的天地日月所恩赐的精气神同等大化的高级动物之所指的物质属系的一种高等生物的之其物质属系的称谓而已。”【本定义理应适於多学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