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和中国的消费习惯有关,中国人喜欢现金,觉得踏实,不是经常有报导有的人拿几十万现金买车吗,所以在中国使用银行卡的人比较少,那么商家能够接受银行卡消费的也少了,并且还收费,这样中国老百姓就更不愿用了,如此循环,再加上越来越富有,现金就多了。
二,你的方法可行。我先说说利率不变的情况。2000的活期存款利率为0.99%,五年定期为2.88%,那么按年复利息结算(就是每年结算一次利息,利息计入下年本金),你到期可以取50000*(1+2.88%)^5,也就是57626.83元,但你如果2004按活期取,也按年复利息结算,那么你能取50000*(1+0.99%)^4,也就是52524.49元,那么你损失了5102.34元;现在按你的想法贷款,2004年短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31%,你贷50000一年属于短期,那么你第二年要还50000*(1+5.31%),是52660,也就是你要还2660元利息,比较起来你贷款的计划比较好,但有一个情况要说明,这只是利率不变的情况,据我所知,从2004年9月开始,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加大,商业银行最高可以在5.31%的基础上调到9%,虽然个人住房贷款没调到这么高,但以最坏情况打算,你按9%利率还贷,要还4500,算起来你还是划的来。
最后,其实有公积金的贷款利率是更低的,你的方法很好
1.第一题不用说了吧,人多又喜欢现金交易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
2.2000年2月5年期存款利率为:2.79%
2004年2月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31%
(虽然有很多不妥,但还是假设贷款是一年期的,50000元,且利率比不上浮,且不计利息税)
先假设不取出存款,一年后存款利息为6975元,一年期贷款利息为2655元,所以实际得4320元。
再假设取出存款,那四年后得活期利息1440元(当然第5年什么利息也没有),贷款利息还是2655,这样存款利息根本不足以抵消贷款利息。
综上,明显是先贷款合算。
我只来回答第一题,因为在我看来第二题太死板了“wing771096”已经说得很全了
中国为什么是现金流通最多的国家,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 信用 (银行)
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用卡的功能,而这种推广工作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这与银行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了...
第二, 社会 (人口)
中国是个泱泱大国,人口数量过多,尽2,3线城市的人口就能与一些外国的国家总人口有一拼,再加上改革开放的比较晚,就使得民众消费意识还没有进步,在加上现在对信用卡之类的非现金工具的评价不是很好,就使得现金依然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纯属个人观点,如有雷同纯是巧合
望对你有所帮助
1.中国人习惯用现金zhifu
2.合理吧
我记得2000年的利率很高(估计5年期应该在7%以上吧) 2002年开始存款利率降到2%。
贷一年的款的利息不会高于5年的定期和活期利息之差
现金流量通常与商品流量大小有关,这关乎国家的通货膨胀程度。2.2000年2月5年期存款利率为:2.79%
2004年2月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31%
第一个问题我告诉你关键:因为中国没有个人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