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画像石:指在石料上雕刻平面图像的石刻艺术,盛行于西汉至唐,多见于墓室、祠堂。在雕刻技法上有阴线刻、浅浮雕和凹雕等。画像石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诸如生产劳动,历史故事,乐舞杂技,车骑出行,建筑,天象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画像砖: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画像砖起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有的上面还有红、绿、白等颜色。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的。画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劳动生产的,有描绘社会风俗的,还有表现统治阶级车马出行的。因此,它们不仅是美术作品,也是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
1、徐黄异体
指五代的花鸟画出现的两大阵营,以西蜀黄筌为代表的一派,被称为"黄家富贵",因为他们多描绘宫廷苑囿中的珍禽奇花,画法精细,以轻色渲染而成;而江南的徐熙所代表的一派,则多取材于水鸟野卉,画法多用墨笔,色彩极少,相对黄筌一派的风格,这一派被称作"徐家野逸",这种现象被称为"徐黄异体"。
2、董源山水画特征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一)皴法。在山水画史上,凡有巨变,多由皴法所致。盛唐王维“始用渲淡,一变构斫之法”。唐代山水自此开始,出现皴法。这些山水画家主要集中在关陕一带,他们的山石线条以方硬工稳为主,完全取决于对当地地貌的感受。这在传为唐代的山水卷轴画和墓室壁画中的配景可略见一斑。北方的山水画风一直吹拂到五代南唐,因此,南唐翰林图画院的山水画风与北方没有大大的差异。董源由于掌理皇家林苑,对江南的土质丘陵有着切身的审美感受。他用松散舒展的线条铺展了江南丘陵绵延不断的起伏之态,反映了土质山疏松平缓的地貌特征,意向平和沉静。因这种线条随意性极强,长短参差不齐,轻松自然,犹如披麻(散开的植物麻),故以此名。披麻皴长短参差不齐,长者即长披麻,短者为短披麻。董源在皴法上的创新不知启迪了后世多少江南的山水画家。
(二)造型。董源的山石造型不作峭拔险峰,多作平峦缓坡。坡上高木成林,坡下溪流成河,渔者、渡客等星星点点,饶有生机。远景的山峦顶上聚集着成片的矾头,即垒叠的巨石,形同矾石的结晶体,一簇簇的苦点区分出各个矾头的外形,平列展开于画面上。
(三)构图。以平视为主,略带俯视,景深较大,多取横向的全景式布局。现存与董源画风相关的古画多属长卷。
(四)植被。董源笔下的植被是构成其密体山水的基本要素,得自江南实地实景。北方由于气候干燥和山脉多石,浮土上的林木与裸露的岩石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江南空气湿润、雨量充沛,草木极易覆盖在以土质为主的群山之表。
(五)意境。董源的山水画意境注重乡野间的生活气息,饶有情趣,与李思训讲求展示道家仙境的山水画迥然不同。
影响:董源开创的江南水墨山水画风,经门人巨然的传扬,自成一派,形成了独特和完整的艺术语言结构。北宋末文人画家米芾最先发掘出董、巨山水画中笔墨平淡、意趣幽远的审美价值,米芾子米友仁入南宋后,承父风范,形成了“米家山水”的格局。
元代著名文人画家赵孟頫主宰了文人画坛后,使董、巨的江南水墨山水画风得到尊崇,这种格局一直持续不衰,元代兴起的文人画家群日益扩展了江南水墨山水画风,尤其是明末董其昌等人提出的“南北宗论”,把董、巨与唐代王维并列,为“南宗”之祖,嫡派纷呈。
董、巨的山水画风不仅滋补了赵孟頫本人的山水画,而且向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合称“元季四大家”)展示了传统绘画的根柢和生命力,明代以沈周、文徵明等为首的“吴门画派”和以董其昌为主的“松江派”以及清初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僧”(八大、石涛、髡残、弘仁)等无不经过上追董、巨的过程,才各取其景,各显其才,各造其极。
懒的答了,这位同学真懒,许多网上都有的,一点技术含量的都没有。我摘抄一下也觉得麻烦,自己总结吧。
有技术含量的,等我有心情再说。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画像石:指在石料上雕刻平面图像的石刻艺术,盛行于西汉至唐,多见于墓室、祠堂。在雕刻技法上有阴线刻、浅浮雕和凹雕等。画像石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诸如生产劳动,历史故事,乐舞杂技,车骑出行,建筑,天象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画像砖: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画像砖起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有的上面还有红、绿、白等颜色。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的。画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劳动生产的,有描绘社会风俗的,还有表现统治阶级车马出行的。因此,它们不仅是美术作品,也是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
1、徐黄异体
指五代的花鸟画出现的两大阵营,以西蜀黄筌为代表的一派,被称为"黄家富贵",因为他们多描绘宫廷苑囿中的珍禽奇花,画法精细,以轻色渲染而成;而江南的徐熙所代表的一派,则多取材于水鸟野卉,画法多用墨笔,色彩极少,相对黄筌一派的风格,这一派被称作"徐家野逸",这种现象被称为"徐黄异体"。
2、董源山水画特征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一)皴法。在山水画史上,凡有巨变,多由皴法所致。盛唐王维“始用渲淡,一变构斫之法”。唐代山水自此开始,出现皴法。这些山水画家主要集中在关陕一带,他们的山石线条以方硬工稳为主,完全取决于对当地地貌的感受。这在传为唐代的山水卷轴画和墓室壁画中的配景可略见一斑。北方的山水画风一直吹拂到五代南唐,因此,南唐翰林图画院的山水画风与北方没有大大的差异。董源由于掌理皇家林苑,对江南的土质丘陵有着切身的审美感受。他用松散舒展的线条铺展了江南丘陵绵延不断的起伏之态,反映了土质山疏松平缓的地貌特征,意向平和沉静。因这种线条随意性极强,长短参差不齐,轻松自然,犹如披麻(散开的植物麻),故以此名。披麻皴长短参差不齐,长者即长披麻,短者为短披麻。董源在皴法上的创新不知启迪了后世多少江南的山水画家。
(二)造型。董源的山石造型不作峭拔险峰,多作平峦缓坡。坡上高木成林,坡下溪流成河,渔者、渡客等星星点点,饶有生机。远景的山峦顶上聚集着成片的矾头,即垒叠的巨石,形同矾石的结晶体,一簇簇的苦点区分出各个矾头的外形,平列展开于画面上。
(三)构图。以平视为主,略带俯视,景深较大,多取横向的全景式布局。现存与董源画风相关的古画多属长卷。
(四)植被。董源笔下的植被是构成其密体山水的基本要素,得自江南实地实景。北方由于气候干燥和山脉多石,浮土上的林木与裸露的岩石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江南空气湿润、雨量充沛,草木极易覆盖在以土质为主的群山之表。
(五)意境。董源的山水画意境注重乡野间的生活气息,饶有情趣,与李思训讲求展示道家仙境的山水画迥然不同。
影响:董源开创的江南水墨山水画风,经门人巨然的传扬,自成一派,形成了独特和完整的艺术语言结构。北宋末文人画家米芾最先发掘出董、巨山水画中笔墨平淡、意趣幽远的审美价值,米芾子米友仁入南宋后,承父风范,形成了“米家山水”的格局。
元代著名文人画家赵孟頫主宰了文人画坛后,使董、巨的江南水墨山水画风得到尊崇,这种格局一直持续不衰,元代兴起的文人画家群日益扩展了江南水墨山水画风,尤其是明末董其昌等人提出的“南北宗论”,把董、巨与唐代王维并列,为“南宗”之祖,嫡派纷呈。
董、巨的山水画风不仅滋补了赵孟頫本人的山水画,而且向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合称“元季四大家”)展示了传统绘画的根柢和生命力,明代以沈周、文徵明等为首的“吴门画派”和以董其昌为主的“松江派”以及清初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僧”(八大、石涛、髡残、弘仁)等无不经过上追董、巨的过程,才各取其景,各显其才,各造其极。
自己去查有的...分我要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