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率的概念是对材料而言的,其定义为某种材料制成的导线,长1米,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导线,在常温下的电阻。电阻率是对材料而言的,相同材料面积不同的导线,阻值是不一样的。不能理解为Ω*m/mm2,因为一般是利用他计算一定长度导线电阻。但是可以理解为Ω*mm2/m.你问题中的两根导线,直接按照公式计算即可。面积越大,阻值越小。至于为什么把单位定义为欧姆·米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可以认为“欧姆”包含了截面面积这个量。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米的在常温下(20℃时)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或ohmm),常用单位是欧姆·毫米和欧姆·米
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R=ρl/S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 S为面积。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与材料的长度成正比,而与其截面积成反比。由上式可知电阻率的定义:ρ=RS/l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ρ=RS/L
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
S为横截面积——常用单位㎡
R为电阻值——常用单位Ω
L为导线的长度——常用单位m
ρ=RS/l
ρ=Ω*㎡/m
ρ=Ω·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