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的著名城市往往都有一两条著名的河流贯穿。巴黎有塞纳河,伦敦有泰晤士河,蒙特利尔有圣劳伦斯河,纽约有哈德逊河……这些静静流淌的河流在养育了一座城市的同时,也为城市增添了无限风光。
上海,也有这样一条属于自己的母亲河——“苏河湾”。一路的蜿蜒奔流,孕育了上海早期的繁荣,也见证着上海的历史变迁。在流经闸北的乌镇路至浙江北路时,苏河湾优雅地划出了一道长达千米的亮丽弧线。
“苏河湾”上海民族工商业发展的脉络,在上世纪初,这里成为上海民族资本集聚地和重要物资集散中心。这里有金城、中南、盐业、大陆、中国实业、浙江兴业等17幢银行和仓库,素有“黄金走廊”之称。还有上海第一家华商丝厂和民族工业先驱荣氏家族的第一座工厂——福新面粉厂,以及著名的“天后宫”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河湾”,曾被誉为当时沪上的“清明上河图”。
苏河湾”全长2300米,是苏州河段内最后一块待开发的“明珠”地段。闸北区计划到2015年建成集文化时尚消费地、高端商业商务汇集地、水景旅游观光地为一体的上海城市新地标。城管大队为配合这一世人瞩目的重大工程,未雨绸缪制定以下保障措施:一是组织开展连续性的集中整治执法行动,取缔规划建设区域内全部流动设摊,整治拆除各种违法设置、有碍观瞻的户外广告、店招店牌和雨蓬设施,主动发挥执法主力作用;二是适应调整勤务运作模式和时间,强化该地区的巡查执法,必要时增设固定岗哨,防止违法现象回潮;三是支持配合各相关部门清理拆除和整治各类违法建筑、无照经营、违规占据空置动迁房等现象,为旧改动迁创造良好的市容环境
苏州河本名吴淞江,早在公元3世纪(三国时),已经是太湖主要的泄水道,所谓“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尚书·夏书·禹贡》),就是指此而言。
进入十四世纪以后,吴淞江河道逐渐淤积变浅。明、清两代先后征调大批民工,开范家浜(今黄浦江)入海,浚治吴淞江以接黄浦江,才大致形成今天的苏州河河道。
翻开上海城市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苏州河犹如一条长龙,蜿蜒穿过上海市区。东起河南北路,西至长寿路桥,它流经闸北的4.7公里水道,四曲五弯,造就了今日“苏河湾”的广阔流域。在这片总面积为3.19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临水而兴,因商而盛,聚集了上海近代开埠以来所积淀的众多历史人文遗迹。
苏州河本名吴淞江,早在公元3世纪(三国时),已经是太湖主要的泄水道,所谓“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尚书·夏书·禹贡》),就是指此而言。
进入十四世纪以后,吴淞江河道逐渐淤积变浅。明、清两代先后征调大批民工,开范家浜(今黄浦江)入海,浚治吴淞江以接黄浦江,才大致形成今天的苏州河河道。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在今福建路桥附近的吴淞江江面上建造石闸,以阻潮水倒灌。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又建石闸于金家湾(在今大统路桥附近),为别于康熙年间所建之老闸,俗称新闸。
清代,吴淞江上苏、锡、杭、嘉和上海之间往来的船只很多,沿江因交通、贸易等因素逐渐兴起了一些市集。据嘉庆年间《上海县志》记载,其时在老闸和新闸的地方,已经形成了老闸市和新闸市。新闸市为吴淞江下游航运的主要舶船地,镇上有船作、铁铺和商肆,市面较盛。吴淞江北岸长期村舍不多,市廛寥落,仍是河港纵横的农田原野。
上海开埠以后,吴淞江上来往的船只越来越多,于是新闸、老闸之间,亦见起色。光绪年间,新闸北面已渐有发展,“闸北”之名开始出现,代替了通常所说的“新闸北”。
1863年,美租界的正式确立,使虹口一带首先发生了变化,毗邻的闸北地区继之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1899年,英美公共租界完成了一次大扩张。经此扩张,今天“苏河湾”的东湾部分(大致沿西藏北路——热河路——浙江北路——天目东路一线)被划入公共租界北区。
其时,上海地方绅商有感于外国侵略势力的得寸进尺,决定以加速闸北建设以抵制殖民主义势力的推进。1900年,由闸北一些绅商发起组成的“闸北工程总局”开始在闸北兴筑桥梁,修建马路、开辟商场。今天“苏河湾”的中湾和西湾部分的主要道路均始筑于这一时期。在闸北西部,麦根路(即今石门二路)以北的苏州河上建造了汇通桥(今恒丰路桥),桥北辟南北走向的新大桥路(今恒丰路)。在新闸桥处,也开辟一条马路相连接,即新闸桥路(今大统路),从桥向南可与租界马路相通。新大桥路和新闸桥路成了闸北西部的主干道。后为了把宝山路、新大桥路、新闸桥路三条南北干道联接起来,又在新大桥路和新闸桥路之间修筑了海昌路,在新闸桥路和宝山路之间修筑了南、北川虹路,在宝山路和北四川路之间修筑了宝兴路。经此布局,“苏河湾”的东部和西部互相贯通,与公共租界、南市县城的交通也豁然通达。
辛亥革命后上海光复,新成立的闸北市政厅对旧路名作了重大的更改。至今“苏河湾”西湾一带的路名还保存辛亥革命的时代气息。如原南川虹路改作光复路,原总局路改作共和路,原北川虹路改作新民路,原新闸桥路改作大统路,原新大桥路改作恒丰路,原北公益路改作国庆路。新筑的一条路,原以辛亥革命胜利后定都南京而取名南京路,但因公共租界里已有南京路,遂称金陵路,也就是现在的秣陵路。为体现汉、蒙、回、满、藏“五族共和”的理念,闸北市政厅还把新筑的马路取名为:汉中路、蒙古路(由原公益路改名)、新疆路、满州路(后改名晋元路)、西藏路。
随着“苏河湾”周边道路网络的成型,往来的货船航运日益增多,沿岸逐渐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内河码头,或是往返于江浙皖一带的客轮码头,或是用于装卸粮食、土布、烟草、茶叶等各类物资的货码头,也有专用于公用市政的垃圾码头、粪码头。苏州河码头的演变,跟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也密切相关。190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浙江路桥北堍开设了怡和打包厂,建有驳岸码头。每当土产收购旺季,英商就租赁船只,挂上“治和洋行”的招牌,沿苏州河深入内地,收购物资,然后集中到上海,再打包装船运往国外。在新闸路桥附近,集中了当时万盛泰、协昌德、八达等米行,成为与南市十六铺并驾齐驱的北米业市场,“苏河湾”的地价也逐趋升高。
二十世纪初,近代上海的民族工商业日渐兴起,如纺织业、面粉业等为了运输、用水和装卸原料和产品方便,一些厂就集中开设在“苏河湾”,如1898年开设的裕通纱厂、面粉厂,1903年开设的华兴面粉厂,1906年开设的源昌碾米厂,1913年开设的上海福新面粉厂等等,就是中国实业家开设的第一批工厂。
到了1930年代抗战前夕,上海的远东金融中心地位日益凸显,各项金融信托业务渐成规模,“苏河湾”沿岸纷纷建起了一批银行金融仓库,在靠近西藏路桥一带,就有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实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四行储蓄会、大陆银行、四明银行等48家银行仓库,鳞次栉比,堪比纽约“华尔街”,其中的大多数建筑至今仍伫立在“苏河湾”。
至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前后,“苏河湾”已有了缫丝、纺织、印刷、制革、碾米、卷烟、面粉等多种工商企业和能供给部分地区水电的闸北水电公司。成为上海苏州河北岸最繁华的工商业中心,近代工商业发展的脉络在这里清晰可见,被誉为当时沪上的“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