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学名:Malva crispa),又名冬苋菜、冬寒菜、葵菜等,属锦葵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黄帝内经中说的“五菜为充”中的葵,指的就是冬葵[1][2]。温暖地方春、秋两季均可栽培,寒冷地方春季栽培,直接播种或育苗移栽。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有栽培。
鱼腥草(学名:Houttuynia cordata),原名蕺菜又名折耳根、截儿根,客家话称之狗贴耳,在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具有腥臭味的草本植物。
鱼腥草生长于阴湿处或山涧边,常可在野地、路旁、庭园树下等较阴湿的地方发现,大片蔓生。植物高20-80厘米。茎的下部伏地蔓生、生根,上部直立。叶对生,顶端有穗状花序,离瓣花类中的不完全花,无花萼、无花瓣,淡黄绿色穗状花序,两性花,白色似花片的构造为大型总苞片,长在花序基部,花期5—7月,果期7—10月。
该植物中国南方各地较常见。
叫冬苋菜,“苋”普通话读xian,但是四川话此字未颚化,故读为han,而你估计是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