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何华容道义释曹操

2025-01-31 12:41:4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塑造为“义绝”,这个故事自然能完美地向读者展现一个义的化身。
故事之前,罗贯中先描写了关羽曾投降曹操,写道曹操十分欣赏关羽,给了他各种好处,甚至他离开前不加阻止,还亲自送行,用曹操的利诱反衬关羽的不为所动,执意返回刘备的帐下。但这样,关羽对曹操不久不仗义了吗?所以,老罗注定要让关羽还了这个人情。终于,机会来了。老罗给了关羽还人情的机会,这就是华容道。
在这之前,老罗还让诸葛亮玩弄了关羽一把。又是说你不忍,又让你立军令状,反衬之后的放了曹操的关羽是多么讲义气。到了那时,关羽果然不忍心,因为感激曹操的知遇之恩,还因为见到了曹军士兵的落魄,终于放了曹操。这就是下了必死的决心,是讲义气的至高表现。这能看出,关羽和曹操的关系十分密切,如不是关羽先见到刘备,我看他真能投靠曹操。
最后,我来宣传历史。三国演义中,有关华容道的描写都是老罗杜撰的,这都为了体现一点:关羽的“义绝”。

回答2:

以前关羽被曹操抓了,但曹操像共皇上一样对待关羽,想挽留关羽。上马金下马银。3天一小宴5天一大宴.还送他赤兔马。关羽执意要走,曹操送了他很远、应该是关羽要报恩吧。

回答3:

1.是关羽报恩之举;2.凸显关羽的义气(义绝)。然而,这些只是浅层次的,其实还有一个更高级的因素,那就是‘三足顶衡’之势。试想一下,如果曹操死了,那么整个局面就不是后来的三国演义了(这里我想说的是,诸葛亮因为知道关羽仗义,一方面可以还曹操恩情,另一方面又可以制衡曹操与孙刘,何乐而不为呢?――哈哈,还是我孔明厉害吧,我是孔明,我为自己代言)

回答4:

徐州下邳之战刘备败走,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暂时投降曹操,曹操十分欣赏关羽的忠义和武功,为了让关羽在自己帐下效力,不惜上马金,下马银,,每日珍馐美味,锦衣玉食款待,并赠送最心爱的赤兔宝马给关羽,答应只要知道刘备的消息,随时放他去寻找自己的兄长。 后来关羽带两位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在华容道之战中,关羽深深的感佩曹操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故放走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