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鸟来啦。
精工表说的是不多,这里我就一次性尽量说全了,可能篇幅会比较长。先说说精工这个品牌,要说精工,就一定要说到机械石英大战,这个钟表历史上最传奇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正是是精工。
纵观钟表的历史,二十世纪上半叶(1900-1960年)都是瑞士钟表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对于瑞士这样一个中立国来说,两次世界大战的相继爆发对它不仅没有构成丝毫的影响,相反许多钟表制造商还依靠战时国内外的军事订单而收入颇丰。而瑞士手表也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
一千多家钟表相关企业、十几万钟表行业从业者、上亿只的年产量、多达40亿瑞士法郎的产值、产品行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历史数字透露出的繁荣之貌由此可见一斑。当时,由瑞士出口的手表数量连续十几年稳居世界手表出口总量的50%以上,甚至个别年份已高达80%-90%。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钟表给瑞士人带来了极大的荣誉,瑞士钟表在全世界的影响,甚至已可用垄断来形容。
当然,瑞士钟表业的极大发展也绝非幸致。作为一个历来重视在生产中应用科学技术的国家,瑞士人对于钟表业的投入也是全球屈指可数的:全国范围内大量开办的制表专业技术学校、众多钟表企业联合设立科研实验机构、以及政府划拨的大量研究经费,都在为这盛极一时的王国添砖加瓦。为了及时掌握与了解各国的先进技术与发展动向,瑞士人甚至还在全世界开设了钟表技术情报中心和通讯站。在如此歌舞升平且固若金汤的态势之下,似乎没有人能意识到这其中竟也会潜伏着危机。时间就这样平淡无奇地走到了1959年,那个属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最后一年。
以后的历史会为此证明,此后那场长达26年的机械表危机在这一年中隐隐显露出了一些端倪。首先,瑞士一位名叫赫泰尔·马克斯的钟表工程师发表了一篇文章,大意为石英所具备种种特性完全可使其应用于钟表工业中,并且,石英钟表还会在未来的钟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篇文章自然引起了瑞士钟表行业的关注,但随即就因欠缺说服力而被瑞士人所忽视。理由很简单,石英振子的原理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尽管各国此前在计量标准时间时已开始采用石英技术,但想要使那些体形如小汽车般笨重的庞然大物,变成微时钟甚至可供佩戴的手表,对于当时已掌握了世界领先的石英钟表技术的瑞士人而言,其难度之大绝对不难想见。何况,在机械表依旧大行其道的时代里另辟蹊径,转而钻研另一种未知其市场反响的技术以应用在手表上,是否真的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这篇看来几乎不具备可实施性、并充满着种种不确定因素的理论性文章,很快就被淹没在了机械表那越来越响亮的滴答声中。
然而,令瑞士人始料未及的是,与此同时,一场针对瑞士手表而发起的挑战却在日本悄悄展开。有个名叫诹访精工舍的公司,正在计划以石英表为突破口,借此获得打败瑞士机械表的机会。一个非常有必要谈及的题外话是,这次研究计划被诹访精工舍命名为“59A计划”。
因为这计划开始实施的那一年,正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平淡无奇、无关痛痒的1959年。
诹访精工舍就是现在的精工,成立于1942年,隶属于精工集团旗下,诹访精工舍这个听来有些古怪的名字,是由其所在地的名称得来的。
“59A计划”在着手实施后所从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前往意大利罗马的第17届奥运会进行观摩。对于奥运会本身而言,那是属于全球顶尖运动员与体育爱好者的盛事;但对于计时装置的合作伙伴来说,奥运会只属于瑞士人。因为当时所有的赛事结果,都是由欧米茄提供的机械表进行裁定。日本人在罗马奥运会上看到了希望——没有人在使用石英表。这将是个无比巨大的市场。
1964年5月,毫无思想准备的瑞士人忽然发现威胁已如箭在弦:奥委会居然采纳了精工表向东京奥运会提供计时设备的提议。这个消息立即轰动了整个瑞士。奥运计时的王者之冠竟然要旁落到此前曾被一度轻视的石英表上,天平倾斜之迅速简直令人始料未及。然而事实却要比瑞士人预想得更加糟糕,在东京奥运会上,石英表951大出风头。这个新鲜玩意儿不仅便于携带,而且每日误差仅在0.2秒上下。尽管重达3公斤,但至少裁判戴在手上还不成问题。而且,和1957年时那些笨重的石英钟相比,其改变已不可同日而语。
1967年,瑞士人终于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代价,在纽氏天文台钟表大赛上,日本诹访精工舍的手表名列第四、五、七、八名。作为瑞士老牌的权威钟表比赛,这一结果自然无法让赛事组委会接受,为了保存当时硕果仅存的声望,纽氏天文台钟表大赛只好被迫告终。
然而,瑞士钟表的悲剧宿命还远远没有结束。1969年10月25日,日本东京京桥的服部钟表店举办了一场新品发布会,一个微型石英表展示在人们面前,这就是诹访精工舍的精工石英表35SQ。这只来势汹汹的石英表直指机械表的死穴——它的防磁、防震、走时精准度等主要技术性能,都是机械表所无法企及的。这些瑞士人花费了多年时间,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以期解决的技术难题,在石英表面前居然不值一提。
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了。各国报章毫不吝惜对于石英表这个新生代手表产品的溢美之词。石英表的迅速崛起,让之前一度被瑞士机械表打压得无法抬头的各国钟表行业,获得了转危为安的机会。日本的另一钟表巨头,早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就曾以高空坠表和黑潮漂流,彰显过其产品优异的防震与防水性能的西铁城公司,此时也开始加入到石英表的研发行列来,并于1974—1976年间相继推出了液晶显示石英表、年误差在3秒内的超高精度石英手表,以及最早的指针式太阳能手表。
尽管早期的石英手表还曾受到研发、技术等方面的成本制约,造成过价格的虚高,但其所传输的款式新颖、防水防震、走时精准等颠覆传统的价值理念,很快就让其成为了市场中的佼佼者。特别是相对于传统机械表更加低廉的价格,更让之前一直以奢侈品面目示人的手表,成为了普通大众都能够佩戴得起的日常消费品。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全球消费者市场中明显呈现出信心普遍不足的态势,“平安藏古董,乱世买黄金”,高级机械表这样的生活奢侈品虽然不至于无人问津,却也不得不滞留在难以为继的边缘。而这对于已处于颓势之中的瑞士钟表行业来说,更无异于雪上加霜。
石英表一路势如破竹,而瑞士钟表却节节败退,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瑞士钟表在世界市场占有率以每年大约2%的比例下降。1972年,瑞士表占世界钟表总出口量的41.2%,1975年这一数字锐减到30.7%。由于手表出口数量的减少,导致钟表从业人员也在相应减少,整个行业的开工率只有70%左右。当时世界最大的钟表部件生产企业埃勃什公司,两年内工人总数从11000人削减为7500人。大型的钟表企业都陷入如此窘境,传统家庭式钟表作坊的境况更是可想而知。
1982年,瑞士手表的产量下降到5300多万只;出口量从8200万只跌落到3100万只,产品销售总额退居日本、香港之后屈居第三位。以当时瑞士两家最大的钟表集团——ASUAG和SSIH为例,它们在1982年和1983年累计亏损5.4亿瑞士法郎。近1/3的钟表工厂陆续停产并倒闭,数以千计的小钟表公司宣布停业,众多倚靠钟表赖以为生的工人,加入到了失业的队伍之中。
此后的故事则是峰回路转,也许是上天垂怜,也许是大势所趋,瑞士钟表业横空出世了以为救世主,他就是尼古拉斯·海耶克(海老已经于2010年6月28日在工作中去世,但他的功绩已经永垂不朽,他是机械表世界的耶稣,阿门!),1985年,尼古拉斯·海耶克将ASUAG和SSIH重组,合并为全新的斯沃琪集团,这段整整持续了26年的惨痛历史才算逐渐走向终结,时至今日,机械表已经逐渐复兴,将再次走入辉煌年代。
至今仍为此争论不休的后人们,依旧在为当年的这段历史提出着许多假设。假如那篇关于石英表的文章能够引起瑞士人的足够重视;加入没有诹访精工舍的“59A计划”;假如瑞士人也能迅速研发石英表技术;假如瑞士人不会如此轻敌,可惜历史没有假设,折戟沉沙的瑞士人就这样经历了钟表史上最令人扼腕的时代。以后的历史尽管正如我们今天所经历的那样,瑞士表在卧薪尝胆之后终于东山再起,并用时间证明了他们能在风雨飘摇之后再造辉煌。但当我们回望历史时,时间却在1959年为瑞士钟表在“现在”与“从前”之间划出了一条沟堑。断裂处成为了瑞士钟表暂时告别辉煌的时间截点。而这道痕迹至今还深深烙印在那些具有着象征意义的复古表款上。在今年的日内瓦高级钟表展上,更多品牌的复古表款大量涌现,它们或缅怀辉煌过去,或记录骄人历史,但其中却总有一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回忆挥之不去。列宁曾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瑞士人当然不会忘记那段历史。因为在他们心中,在那个已如烟云的年代里,所有的瑞士钟表曾同时指向缺失;精工人也当然不会忘记那段历史,精工以敏锐的嗅觉给予整个机械表界致命一击,彻底改变了手表世界的格局,在创造了石英手表这个世界的同时,几乎彻底破坏了原有的手表市场。
——精工,这个令整个机械表界战栗的名字,将如同“伏地魔”般永垂机械表世界的史册。
———————————————————————————————————————
看了这段故事,你就知道精工是多么的厉害。能以石英技术击败机械手表的精工,其实本身的机械表技术就相当了得,如果很多懂表的大虾都会对2个品牌肃然起敬,这两个品牌就是ROLEX和GRAND SEIKO。这两个品牌的手表,是最能体现机械表“精准”这个既简单,又困难的特征的手表(现在欧米茄也行了)。精工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准确的说,日本手表在机械表界,只有精工是登堂入室的品牌,并且不是入门级的品牌,而是高于浪琴的中档次品牌。
精工的品牌定义是“创新和精炼”,创新是精工的血脉,精炼是精工的精神,如果你要买精工的手表,就请记住这一点。
说完了背景,我再跟你说说实际的:
1、在现在的市场下,精工依然强是不错,但主要是高档(3万以上的精工表,例如Grand Seiko和Spring Drive)的精工很强大,低端的纯机械精工表在同级品牌的竞争中,老实说精工表并不是很突出,性价比较高,其他的比较一般,正如你所说的,除了便宜没什么优点,事实如此。
2、电镀表掉漆,矿物耐磨玻璃磨花是肯定的,建议有这两个配置的手表,如果打算要戴个5年以上的,别考虑了。
3、蓝宝石镜面不锈钢表带打磨基本可以无视,没人这么弄的。
4、领航ⅠⅡⅢⅣ系列的区分和区别,这个好说,领航1、2、3系列是按照推出的先后排序的,类似苹果一代、二代、三代、四代的概念,但是技术差距没有手机这么显著。从区别方面讲,只要分清楚2个大类就行了,跟你理解的差不多:一二代用的是7S36机芯,这个机芯不提供手动上链功能;3代开始用的是4R35机芯,提供手动上链功能并且有停秒功能。这两个机芯都是比较成熟的机芯,能买3代以后的尽量买3带以后的产品吧。其他的没什么了,机芯就2种,主要挑样子。
最好再说说我的建议:正如我刚才说的,创新和精炼。买精工的表,要么你就买他的创新的技术,要么你就买它的精炼做工;前者是Spring Drive和人动电能,后者是Grand Seiko机械表。要买就买这3种中的一种,Spring Drive和Grand Seiko都很贵,所以你能考虑的,应该是人动电能。人动电能是一种机械和石英的杂交体,很有特点,几千就有的卖,你可以了解下,但是没有背透。如果你不喜欢人动电能,那这个价格区间就别选精工的,去看看其他品牌吧,也很不错,精工的低端表都很粗大,并不是很好看,除了性价比略好,其他就没特色了,并不能说是最好的选择。
老鸟走啦,希望对你有帮助,有问题在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