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反映人物电影!!急需!!反映人物品质的也好反映精神的也好help!!请各位能帮的帮帮忙!!!!!

2024-12-25 09:35:05
推荐回答(6个)
回答1:

  以前写的观后感 绝对原创 邓小平·1928观后感
  光辉岁月
  ——《邓小平·1928》观后感
  起初,只是网页上草草的扫过,看到了这个名字,《邓小平·1928》。忽然有了一种穿越时间的感觉,1928年,在我的认知里,似乎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历史舞台上大施拳脚的时代,而作为我最钦佩与欣赏的近代伟人之一,邓小平在那段时期的所作所为似乎还不为人所熟知。抱着一点疑惑,我费了一点周折找到了这部2004年上映的电影的片源。在铺天盖地的新片中,找到这么一部片子,一下子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与《辛亥革命》的海报上李冰冰精致的脸庞相比,《邓小平·1928》的女主秦岚似乎没有太多的亮点。影片的制作与特效即使在当时已是上乘之作,在七年后的我们看来也平凡无奇。但真的静下心来仔细品味,这真的是一部独到的影片。
  为纪念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上海电影集团制作拍摄了《邓小平·1928》。这部倾注了上海电影工作者对小平同志深情厚意的片子,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邓小平·1928》描写了1927年到1928年邓小平同志在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期间,为保证党中央机关正常运转,与国内外反动势力艰苦斗争的曲折经历。本片一改往日描写伟人的传统艺术风格,采用了惊险样式来表现历史题材,这是一次崭新的尝试和挑战。这样的模式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既能够确保影片的史学价值,又为影片增加了更多的可看性。。
  在以往历史革命题材的电影中,很少表现革命者的情感经历,更多地是表现革命战争的宏大场面或是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革命事业这类宏大的主题。或许创作者生怕一旦革命遭遇了爱情,就会难以把握、众口难调,犹如十年前一部《红色恋人》,惹来一片非议。也因此在这类影片中,革命者真实的生活情感往往被抽离出他们的个人经历。然而这次,创作者首次再现了小平青年时代的情感经历,对于以往红色革命主题的主旋律电影来说,算是一大突破。影片描绘邓小平和张锡瑗之间的情感笔墨并不多,但却洋溢着一种含蓄的温情。正如导演李歇浦所说,影片表现的不是一对恋人在革命,而是一对革命者在恋爱,他们的身份首先是革命者,他们的情感是在革命的烽火岁月、艰难环境中培养起来的。每个人对感情的美好追求,不会因为时间而阻断,不会因为环境而隔膜,在烽火岁月中建立起来的革命爱情,更显得弥足珍贵。
  对于我们这代年轻人而言,邓小平爷爷留存在我们心中的记忆更多的是一位慈爱的老者;一个成为时代象征的名字,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典范。然而对于一个让我们永远崇敬的伟人,值得我们记住的不应该只有这些。伟人的精神、他们的成长以及作为人的普通情感和经历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记忆。这次,在电影《邓小平·1928》,我们看到了小平——一个年轻革命者的形象,真实可感。
  在那个生死一线之间、背叛一念之间的峥嵘岁月里,决心干一份伟大的事业是需要勇气的。而更艰难的是,当生命和信念受到双重考验时,这股勇气更是倍受挑战。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个体的生命是脆弱的,脆弱的不止是血肉和躯体,更是意念和精神。在那个年代里,人的感情也是复杂的,每每需要在亲情和友情、忠诚与背叛之做出抉择时,人性的本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人高尚,有人卑微。。
  每个人都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就像每个人都无法阻止生命的流失。残酷的时间,脆弱的生命,似乎任何人都无法回避这对矛盾的命题。就像当年我们敬爱的小平爷爷终究未能等到那个他期盼的时刻而遗憾地闭上了双眼时,他会否有一丝丝感叹时间的无情?一个年轻普通的平凡人去猜想一个伟人的心情,或许有些妄为,但如果用小平爷爷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看待这一问题,我想,天底下没有天生的伟人,就像他在24岁那年也不曾想到自己要成为一个伟人,只是一心希望解救中国革命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是一部献给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的电影,我能从影片中感受到全体创作者的努力和用心,这种用心附着在胶片上,回馈给观众的是一种对伟人的崇敬之情。1928年,那个年代似乎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但是那些用历史积淀下的记忆中的闪光点永远都不会磨灭.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知不觉的想起了一首Beyond的歌《光辉岁月》:
  一生要走多远的路程经过多少年才能走到终点
  梦想需要多久的时间 多少血和泪 才能慢慢实现
  天地间任我展翅高飞 谁说那是天真的语言
  风中挥舞狂乱的双手 写下灿烂的诗篇 不管有多么疲倦
  潮来潮往世界多变迁迎接光辉岁月 为它一生奉献

回答2:

《肖申克的救赎》经典之中的经典,追求自由。
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摆脱institutionalization(体制化)的过程

来自: 蓑笠翁

现在好象比较时兴将人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人,体制外的人通常有某种优越感,似乎自己的人格才是独立的.可实际上,真正愿意做体制外的人还是很少的,而且是很痛苦的.余杰北大硕士毕业后差一点进了他想进的国家图书馆作一个体制内的人,可由于他写了一些比较反体制的文章,最后还是被迫做了一个体制外的人,一个自由作家,所以他牢骚不断.

里面,那个图书管理员老布在被囚禁了大半生以后终于获得了自由,然而他在自由的世界中却不知所措,无时无刻不想回到那个剥夺他自由却让他习惯了的肖申克监狱,最后他终于上吊自杀了.于是,摩根•弗里曼演的阿瑞就发表了他对institutionalization(体制化)这个词的见解,他将监狱说成一个institutionalization的场所,他说:

一开始你恨(hate)它,它剥夺了你的自由;接着你会慢慢的习惯( get used to)它,熟悉它;最后你会离不开它,离开它你将象老布一样不知所措.

相信我们中间的许多人,尤其是体制内的已经工作过许多年的人都很有感触.我们所在的那个叫做"单位"的地方又何尝不是一个institutionalization的地方?何尝不是一个监狱?

大部分的人就象老布,最终在这个institutionalization中沉沦了下去;

有些人就象阿瑞,差一点沉沦了下去,可是命运对他不薄,他结识了安迪这样的朋友,最后终于获得了自由,肉体的以及内心的自由;

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象安迪那样,他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对自由的不死的向往,凭着自己的毅力和智慧,不仅在监狱中做了许多别人不可能做成的事情,为狱友们挣啤酒,为狱吏们们报税,建设监狱图书馆;最终他逃出了监狱,并将那个穷凶极恶的典狱长告翻,过上了自由的生活…….

其实,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摆脱institutionalization(体制化)的过程,这个institutionalization不仅仅是我们身处的那个“单位”,更是我们内心里面无数的“监狱”。

回答3:

问题补充:主要内容或资料或文章都行!急需!急需! 泰坦尼克号 邓小平 杨善洲

回答4:

杨善洲

回答5:

泰坦尼克号

回答6:

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