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到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包粽子、吃粽子了。
早上,我和妈妈一起,来到菜市场,买了一些箬叶和糯米,准备包粽子。回到家里,我先把那墨绿色的箬叶和雪白的糯米进行清洗,然后把糯米小心翼翼地倒进一个大碗里,接下来我开始跟妈妈学包粽子。只见妈妈先熟练地把箬叶折成一个漏斗,然后将糯米灌进箬叶折成的漏斗,又在糯米的中间嵌了一颗蜜枣,用手将糯米压得严严实实,接着将粽子折成四个棱角,一个粽子便在妈妈的手里诞生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箬叶折成一个漏斗,再往里面灌上糯米,可糯米却像一个个淘气包从漏斗的底下“溜”走了。我好不容易将糯米灌好,把粽子折成四个棱角,可麻烦又来了,糯米不是往这边“跑”,就是往那边“窜”,一下子散了架,害得我白费功夫。于是,我只好重新开始包粽子。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经过几次失败后,我在妈妈的帮助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最终,将一个粽子包好了。可我的粽子是个“四不像”,既不像三角形,也不像圆形,别具一格,和妈妈的粽子简直是天壤之别,但我还是觉得很开心。
望着那一个个下锅的粽子,闻着传来的阵阵清香,让我品尝到了自己动手后的喜悦滋味,那可不是一般的甜蜜哦!
端午节是我国“三节”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这时,妈妈对我说:“你明白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我说:“明白呀!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子懂得真多。”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明白吗?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倒是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齐说道。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rtf1\ansi\ansicpg1252\cocoartf2512
\cocoatextscaling1\cocoaplatform1{\fonttbl\f0\fswiss\fcharset0 ArialMT;}
{\colortbl;\red255\green255\blue255;\red102\green102\blue102;}
{\*\expandedcolortbl;;\cssrgb\c40000\c40000\c40000;}
\deftab720
\pard\pardeftab720\partightenfactor0
{\field{\*\fldinst{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fldrslt
\f0\fs32 \cf2 \expnd0\expndtw0\kerning0
\outl0\strokewidth0 \strokec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