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
伟大的心灵犹如崇山峻岭,风雨吹荡它,云翳包围它,但人们在那里呼吸时,比别处更自由更有力。纯洁的大气可以洗涤心灵的秽浊;而当云翳破散的时候,他威临着人类了。
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一个上去顶礼。在那里,他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罗曼罗兰
“富人享有特权者,僭越了艺术的专利权。他们依了自己的欢喜,立下艺术的标准。在离开穷人的时候,艺术变得贫弱了。”不靠工作,而生活的人所感到的种种情操,较之工作的人所感到的情操要狭隘的多。现代社会的情操可以概括为三:骄傲,肉感,生活的困倦。这三种情操及其分枝,差不多造成了富人阶级的全部艺术题材。它使世界腐化,使民众颓废,助长淫欲,它成为实现人类福利的最大障碍,而且它也没有真正的美,不自然,不真诚,是一种造作的肉的艺术。
<名人传》读书笔记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
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
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
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
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才是真言。《名人传》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
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
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
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
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观意志的选择。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传》组成。这本传记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纪录主人公生平的作品,二是用包含激情且优美的语言着重叙述着三位伟大的天才,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荷担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追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献出毕生精力佳作,罗曼·罗兰善于抓住传主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使之成为统领全篇的灵魂,因此,无论是事实叙述,还是肖像描写,都能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而三部传记合在一起,也形成了强烈的共鸣,他将我们带进的是艺术家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创造、他们的痛苦和欢乐,给我们是精神上的安慰和鼓舞。
罗曼·罗兰远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念书的时候,就有了如饥似渴的创作愿望,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后,1903年,罗曼·罗兰发表《贝多芬传》,引起但是公众广泛注意。作者在序言中说,欧洲的空气混浊,令人窒息,必须赶快打开窗子,放心县空袭进来。《贝多芬传》提供读者的“清新空气”是个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英雄主义,食欲唯利是图的“物质主义”相对立的理想主义。
贝多芬是音乐家,米开朗基罗是雕塑家、画家和诗人,他们的作品不同于托尔斯泰的用文字写成的著作,于是罗曼·罗兰并没有冒着用文字去描绘贝多芬的音乐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与绘画的危险,他着重的是创造这些杰作的艺术家的精神和心灵世界。但是贝多芬与米开朗基罗又是不同的。贝多芬天性是快乐的,他希望快乐,即使是在悲苦的深渊中,他也要歌唱欢乐。因此《贝多芬传》中罗曼·罗兰刻画得是贝多芬以一种无可抗拒的力扫空一切忧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事儿骄傲的生命历程。
《贝多芬传》发表三年后,罗曼·罗兰又发表了《米开朗基罗传》。
《米开朗基罗传》描述了米开朗基罗一生辛勤耳背三的艺术生涯。做社艺术情、未完的笔法写出了艺术家的惊人才华,同时又来开了艺术家倍于苦闷的思想帷幕。米开朗基罗内心弥漫着黑暗她的周围也是一片黑暗,它的思想就如流行一般在黑暗中剧烈旋转,它的意念和幻梦就在其中回荡。一个天才人物在不断的追求中所流出的惨痛的鲜血。这种对艺术家内心黑暗的描述,不尽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痛苦以及因由这种痛苦而来的伟大,而且我们可以由此而更好的理解米开朗基罗的那些知道他死时也未完成的作品。天才都是神秘的,罗曼·罗兰帮助我们去走进天才的神秘作品。
《米开朗基罗传》发表五年之后,罗曼·罗兰发表了以文笔优美,细腻而真实著称于世的《托尔斯泰传》。
罗曼·罗兰一向是的资料,崇敬的心情描述了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生活思想和文学创作活动,作家在对托尔斯泰的评论中有着十分精辟而独具特色的见解,从中能够窥见到罗曼·罗兰的思想精神面貌。
托尔斯泰与他们不同,他是一位作家。于是在《托尔斯泰传》中罗曼·罗兰对作家的作品的分析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而且就是对这些分析中展现了托尔斯泰的精神和心灵世界,如在分析《塞白斯堡纪事》是这样这道:“即使不复是作者的简单的叙述,而是直接是人类与情欲角逐,暴露英雄主义的背面。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在他同伴们的心底探索;在他们心中如在他自己心中一样,他看到骄傲,恐惧,死在临头尚在不断演变的世间的喜剧。尤其是恐惧被他确切认明了,被他接触了面目,赤裸裸的发露了,这无穷的畏惧,这畏死的情操,被他毫无顾忌,毫无怜惜剖解了,他的真诚竟至可怕的地步。”
还有如在分析《战争与和平》时,通过年轻的尼古拉·洛斯多夫,索尼亚和可怜的小辈抵赖表现托尔斯泰如泉水一般明净的通信,在《复活》中看到托尔斯泰的清明的目光,淡灰色的,深沉的“沉入人的灵魂的目光”……
与其他传记不同的是,罗兰极坦率的描述了它的主人公们一生中的悲剧时刻,这并不是因为她喜欢欣赏痛苦,而是因为他极端憎恨痛苦——“我们应该以贝多芬为榜样,在人们圣上冲唤起对生活和人类本身的信心,贝多芬的耳聋给他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痛苦所获得欢乐又是多么巨大——第九交响曲;米开朗基罗面对祖国的动荡,面对订货认得专横,面对敌人的攻击,又面对自己的恐惧和疾病,他遭受的肉体精神的痛苦又是多么巨大,但它的“大卫”,它的西庭壁画,他的“日”、 “夜”、“旦”、“夕”有时多么的伟大!罗兰的英雄传记,让人们感到的是主人公克服痛苦,战胜痛苦的像飓风一样的凶猛的强大的生命力!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他们是天才人物,但他们更是英雄——他们或有疾病的折磨,或有悲惨的遭遇,或有内心的惶恐矛盾,或三者交加于一身,这种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他们的呼吸,毁灭了他们的理智。但是凭着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他们全是英雄般的坚持着自己艰苦的历程,贝多芬用痛苦换来的欢乐化成了不朽的音乐,米开朗基罗用他们的生命的鲜血塑造了后人仰视才见的巨作,托尔斯泰相信“当一切人多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有幸福存在。”
但他们也是与我们一样的人——在完成着生的使命,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是软弱的不幸的人,那么请听罗曼·罗兰的心声吧:所有不行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作我们的养料吧;倘使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的膝上休息一会吧。他们会安慰我们,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相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毋须探寻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行述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患难时的那么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名人传》读书笔记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
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
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
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
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才是真言。《名人传》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
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
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
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
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