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对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2024-11-25 22:50:0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二战以后,世界格局逐渐呈现两极趋势,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开始确立。60年代末,国际形势和美苏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尼克松政府不得不对外交政策进行必要调整。尼克松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收缩”的开始,逐步调整了美国对苏、对华的基本策略,使美苏关系和美中关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转变,美苏中三国关系便由原来的“美—苏中”两极对抗逐步转化为“美—苏—中”相互影响、相互制衡的“战略三角”关系。“尼克松主义”的提出1969年7月,尼克松出访亚洲途中,在关岛与随行记者就美国的亚洲政策进行了一次非正式谈话,提出了美国对亚太地区政策的新构想。尼克松承认,越南战争是一场“令人沮丧的战争”,美国虽然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但“必须避免采取那些会使亚洲国家依赖我们,以至把我们拖入类似越南战争这种冲突中去的政策”。为达到这一目的,美国要向亚洲友邦强调,我们仍将信守条约义务,但是,就国内安全而言,就军事防务而言,除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期待亚洲各国自己承担起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①尼克松后来又在1969年11月3日的越南问题演说以及1970年2月18日的外交政策报告中称将采取相对保守的战略。

回答2:

和日韩台等其他国家结盟封锁以中国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在这些国家部署武器或者军售,以遏制共产主义向美国渗透。在中美建交后稍有放松。

回答3:

对中国由敌对变为拉拢

回答4: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这一阶段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明显的差距,美国一家独大,环顾全球“莫余毒也”,表现在外交上,就是采取“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的策略。构筑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等外交包围圈,以打压中苏。
第二阶段,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由于苏联拼命发展军事工业,综合国力大增,美苏差距大大缩小,而美国受经济危机影响,发展放缓,国内矛盾突出,加之常年全球扩张,极大消耗了国力,很难维持全球扩张。在战略争夺上,苏联已经掌握了主动权。这时候,美国的策略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在维持传统盟友的基础上,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以制衡苏联。
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到苏联解体。这个阶段,由于苏联常年对外扩张,消耗严重,而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无力采取攻势。而美国逐渐得到恢复,同时里根的上台,重新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在外交上,采取“一切反对苏联的都是朋友”策略,大力支援中国,拉拢亚太国家,分化收买海湾国家,最终加速了苏联的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