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
俗话说:“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好习惯能载着你走向成功,坏习惯则能驮着你滑向失败。
养成好习惯对于你的成功非常重要。但俗话说“学坏三天,学好三年”。这说明养成好习惯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来支撑。而在这其中,如果我们稍有不慎,便会掉进坏习惯的泥潭里,难以自拔。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少时有一次无意闯进邻居鸡舍。看到有很多鸡,贪欲顿时涌上来,便偷偷拿了一只回家。结果没被发现,便天天都去别人家偷东西。一天不偷都不自在,养成了偷窃的习惯。邻里都很怕他。等到他长大后,在这条歧路中越走越远,最后成为一名恶贯满盈的罪犯。最后受到法律严厉制裁。以上这个例子足以说明:习惯对我们的人生道路起着决定性作用。他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习惯对人的影响是不然而然的,不易察觉的,也是长期的。
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给自己一些锻炼意志的任务,并且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纵观历史五千年中的伟大人物,无不从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我国共产党伟大领袖毛泽东。天微明,便捧着一本书看。而且为了增强体质,每天坚持洗冷水澡,经常步行远足。由于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养成了健身的良好习惯,使体质、体能和意志品质都得到了强化,为他一生从事艰苦繁重的革命工作,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奠定了坚实的体魄基础。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的行为是一再重复的。”因此追求卓越不是单一的行为,而是习惯。要使我们走向成功除了要有毅力,有意志,有信心等之外。还应该搭上习惯这里成功的快车,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2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寓言:一头猪到马厩里去看望他的好朋友老马,并且准备留在那里过夜。天黑了,该睡觉了,猪钻进了一个草堆,躺得舒舒服服的。但是,过了很久,马还站在那儿不动。猪问马为什么还不睡。马回答说,他这样站着就算已经开始睡觉了。猪觉得很奇怪,就说:“站着怎么能睡呢,这样是一点也不安逸的。“马回答说:“安逸,这是你的习惯。作为马,我们习惯的就是奔驰。所以,就是在睡觉的时候,我们也随时准备奔驰。“我想,这不就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都有不同的习惯吗?马选择了奔驰的习惯,而猪却选择了安逸的习惯。是习惯决定了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态度,态度又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而不同的行为就是生命存在的不同方式。
我们何不是如此。随着年岁渐长,我们习惯于过安逸的生活。年少时,曾无数次的梦想有浪迹天涯的壮烈义举,背上大大的行囊,潇洒地对这个城市说声“再见”,跳上属于自己的征程。可是,你父母的苦口婆心,亲属近邻的冷嘲热讽,朋友同学的不屑一顾,终让我们只能在梦中做个异乡旅人,梦醒后,我们依旧只是一介凡人。然而几年后,昔日的老友,带着满身的创伤和辉煌的传奇故事回来的时候,我们又开始后悔当年的犹豫。但是,生活既已成习惯,又怎么能够轻易改变,我们只能聆听他的传奇故事,一遍又一遍地想着:“其实当年我也可以这样……”习惯啊,习惯,多么可怕的习惯。好的习惯是那么难以保持,而坏的习惯又是那么难以突破!难以保持优良的习惯,就难以有所建树。难以突破不好的习惯,就难以超越自我。成为我们致命伤的习惯,终究会成为我们一生的遗憾。在习惯还未养成之前想我们敢想的,做我们敢做的。
习惯,是一个深奥的话题,它将伴随每一个人的一生,你准备如何对待它呢?
3
老厂长可以算得上书法家,一手好字。他有一首著名的《同意诗》:字同意不同,意同字不同;同意字也同,同字不同意。但是很多人私下说老厂长只会写“同意”两字,民主选举时,大家把这个秘密公开化于是有了新厂长。
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都在议论新官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据说是把办公室的《同意诗》撤去了,也未见什么励志语上墙,励志语不上墙,这作风好像有点陌生。
第二把火是要改变工厂大门的位置。原来大门设计是不合理,不合理归不合理,也走了三十多年了。
新厂长要职工大家一起评议新开大门具体位置,这把火倒烧得非常新鲜。
新厂长就是新厂长,民主,开个大门也要大家参与;也有人说新厂长大概自己没注意,开个大门也要大家参与。议论归议论,大家还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提出许多方案。
方案一定,新大门很快落实也很快完成。新开大门就是不一样,上下班避开了集市的人流,也安全多了,大家又在议论这是新厂长的功劳还是大家职工的功劳。
大门的位置是新的,可是大门还是旧的移过来的;大门一落成,焕然一新很漂亮。只是大门还是和原来一样紧闭,只是小门开着,职工上下班还是只能走小门,这不是老厂长的祖传吗?原来的工厂大门朝向是上集市的路,老厂长为安全起见规定职工上下班只能走小门,大门总是紧闭的。
人们又私下议论开了,新厂长为什么不开大门呢?现在门前的状况改变了呀。议论管议论,人们还是走小门,在议论新厂长还要烧什么火。
日子就在这样等待和议论中度过,等了一段日期,大家也看不出新厂长有什么新烧的火把。于是又议论新大门,有人建议写报告给新厂长,有人建议在工厂日志上留言,有人建议在工厂意见簿上留言……目的就是让新厂长知道上下班要开启大门。
不知是大家有没有向新厂长反映过这个问题,还是新厂长不肯采纳开启大门的意见。总而言之,新大门还是紧闭着,人们和原来一样走小门。
上班,从小门进来,下班,从小门出去。渐渐的大家似乎将新大门的问题淡忘了,安于从小门进出上下班。
上班,从小门进来,下班,从小门出去。渐渐的大家似乎将新大门的存在淡忘了,安于从小门进出上下班。
上班,从小门进来,下班,从小门出去。渐渐的大家似乎不知道有新大门在小门边,安于从小门进出上下班。
月底发工资时,大家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舒畅过,下班时,大家都急着回家,人群挤碰了大门,大门开了。
原来新厂长上任以来一个月,上班时间大门一直是开启的,根本没有上过锁。
安徽、凤阳,深夜,昏黄的灯光下,老支书与其他六人沉默着,旱烟的火光一明一暗,照得那本就被岁月刻得千沟万壑的脸更加沧桑。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短短几句话,却道出凤阳那不尽的辛劳与沧桑。
怎样才能让凤阳人民富起来,怎样才能让全国人民都上饱饭?老支书眉头紧锁。
经过这么多年的遭遇,老支书已找到了一条路,它能带领大家奔小康,可是他不敢说,在那个一大二公的年代,想私人承包经营,那简直不可能。
“老支书,你说吧,只要能致富,能让乡亲们吃个饱饭,俺跟你干了。”
“对,俺们跟你干了。”
又一年后的夜晚,山村中灯火通明,欢声笑语。
“老支书,咱们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打算向全国推广了。”
“好……好啊!”小王看见在灯火的跳动下,老支书的眼中有晶莹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