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
【释义】孔子说:“现在的人啊,以为仅仅给父母吃好穿好,把父母养活,让他们衣食无忧就可以叫做孝顺了。但是像狗和马这样的畜生,也能养活他们的父母,替他们服劳役。如果内心没有一份真挚的对父母的尊敬之情,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还有什么区别呢?”
扩展资料:
《论语·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为政》
意思是: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就连狗与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样分辨这两者呢?
该句出自《论语--为政第二》: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扩展资料:
这段话中难以理解的是“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句,这是孔子论“孝”举的一个例子,但是脱离了当时的语境,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所以就产生了歧义。大概分成两种:
一种认为是人能养活人,犬马也能养活人,人如果对父母不敬,和犬马养活人没有区别了;
一种认为是人赡养父母,也畜养犬马,如果作为晚辈对父母不敬,那就和畜养牛马没区别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论语--为政第二
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就连狗与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样分辨这两者呢?”
解读
一般的翻译,包括朱熹在内,翻译为:“现在所谓的孝顺就是奉养父母亲,但是我们对于狗跟马也能养,如果你不尊敬父母亲,那你跟养狗跟马有什么差别呢?”
这样的翻译是不通的,哪里有养父母亲跟养狗养马对照的,这是讲孝顺正好降到最不孝顺的情况,我们奉养父母亲要把自己比喻为狗跟马。那为什么特别要提狗跟马呢?狗替人看门,马替人拉车,所以古人在动物里面提别挑狗跟马作为代表,就是它能为人类服务。到现在我们还在用这个词“愿效犬马之劳”。代表狗跟马是可以照顾人的,帮助人的。如果子女只是对父母奉养而不尊敬的话,那跟狗跟马照顾人有什么区别呢?(狗跟马不会尊敬人)所以我们在奉养父母的时候还要尊敬父母。
语出《论语》,意思是:现在的人啊,以为仅仅给父母吃好穿好,把父母养活,让他们衣食无忧就可以叫做孝顺了。但是像狗和马这样的畜生,也能养活他们的父母,替他们服劳役。如果内心没有一份真挚的对父母的尊敬之情,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还有什么区别呢?
【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⒉7』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天许多人把孝单纯理解为赡养父母。狗和马不也有人养吗,如果不尊敬父母,与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
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