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义舆论是否应该影响法院的判决

2024-12-15 23:13:2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原则上说,法院的判决是需要考虑社会和舆论的影响,而且法官肯定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舆论的影响。
具体而言,大概有这么几个层面:
  (1)法律是固定不变的,社会生活则是不断发展的。法律的原有规定脱离社会现实的情况是很可能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对原有法律作出变通的阐释或者更加复杂的技术处理,使其符合社会现实生活是必须的;
(2)有一些法条本身已经规定了,在审判过程中需要考虑社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考虑社会舆论是依法办事,自然也是可行的。当然这样的法条本身是否合理可以探讨;
(3)司法审判的结果不是封闭的,有些审判会反过来对社会产生影响。所以在判决一些社会共同关注的案件时,考虑判决可能导致的社会影响也是必要的。举个可能有点敏感的例子,南京彭宇案的判词从纯法律上看可能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却产生了非常坏的社会影响。尽管舆论的解读都是建立在对判词误读的基础之上,但判词本身其实也可能斟酌的更好。
(4)法官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肯定会读报、看电视,可能还会刷微薄,尽管法官本人可能不一定能够意识到,但舆论对于法官的影响在客观上肯定是存在的。说到底法官所有的经历、受到的教育、意识形态,心情好坏都有可能对于一个具体审判产生影响,这一点是无需讳言的。
回到问题本身,法官当然不应该因为舆论就作出偏离法律规定的事情,但也不能矫枉过正,要求法官拒绝考虑社会舆论。法官在审判的时候,绝不仅仅是找一个法条,套到事实上面那么简单,相反一个法官需要考虑许多不同的因素,当然对于法官来说,这也是更加高的要求了。

回答2:

民意舆论在原则意义上不影响法院判决。中国法律规定,法院有独立的审判权,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但是法理和情理又是相关的,需要平衡的。一般法官都有一定的自由载量权,法官本人的思想在判决时有没有受到舆论的影响,这是不好说的。但是只要他的判决或自由裁量是在合法范围内的,都是允许的。
通常对于社会关注,网络关注的大案要案,民意舆论一般不能影响某个特定性质的判决结果,只能在判决结果的程度上有所影响。

回答3:

司法独立,不应该!

回答4:

有的时候会的,有很多这样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