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族有什么习俗

习惯
2025-01-27 18:49:4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腊月忙年·  俗话说,“腊月忙年”。为迎接春节,客家人从腊月十五便开始作准备。这天清晨,大人孩子一齐动手,大搞卫生,先打扫卧室、仓库,拆洗被套、蚊帐、床单,再打扫厨房,把家具和炊具、餐具拿到河溪去清洗干净。俗谓这天打扫干净后,来年便没有蜘蛛网和锅黑灰。  腊月二十这天,依例要把冬至酿造的糯米黄酒,装入酒瓮,放上红曲,用稻草和谷壳拥埋起来,点火烧灸。这样,用文火灸出的黄酒,蒸发一部分水分,酒便变得更醇美香甜和耐贮存了。  从这天开始,清晨常常传来村头寨尾宰杀年猪的声音。主人杀了猪,照例要请族中长辈和亲朋好友来欢聚一餐。余下的猪肉,或出售,或腌成腊肉,供过年和整个春天慢慢食用。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过去,家家要在灶台摆上猪肉、鸡 (或鸡蛋)、鱼(或墨鱼干)三牲,以及红枣、花生一类的干果和配茶,祭祀“二家之主”,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保佑全家平安,五谷丰登。  从前,官府从祭灶这天开始“入年假”,城镇百姓是二十四日,农家则从二十五日才“入年假”。“入年假”之后,家家都忙乎过年的事了:赴墟采办年货;为家人添置新衣服、鞋帽;踏碓春制米粉;用糯米粉加糖,蒸制年糕,以喻“年年高升”;用粳米粉加酵母,蒸出绽开似花的发酵扳,祝福  “发家致富”;将红糖水掺入糯米粉,搓成圆丸,放入油锅炸成又香又甜的煎板子;把门前的池塘水排干,捞鱼,分鱼:杀鸡宰鸭;以及捶打肉丸、鱼九的,蒸梅干菜扣肉的……腊月忙年,家家都越忙越欢畅。  ·贴春联,烧旺火·  除夕上午,族中男子先在祠堂和围屋大门上,张贴新书写的堂号、堂联,悬挂写了堂号的大红灯笼。而后,家家户户在自己的厨  房、卧室、仓房的门媚和门边,张贴春联和挂签。  这天,小伙子们围在词堂门前,敲锣打鼓,不时还要点燃几响客家人称为“墩子”的上铣,硝烟弥漫,声震全村。  这时,家家都把连日来打扫的杂草、垃圾,堆在门口的土坪,点火焚烧起来。客家人称这为“烧猪枯火堆”,意在祈求来年养猪顺遂肥大。  ·隆重的祭祖典礼·  除夕上午,在锣鼓声中,农妇在门坪摆设供案,摆上一应牲醴,焚香点烛,祭祀天神。一些老妪,还要带上香烛纸钱,到村前村后去祭把“大树伯公”、“桥头伯公”、“土地伯公”、“运粮伯公”……伯公,神也。老抠敬把桥神、树神,以祈出入平安,五谷丰收。除夕祀神,这是古代腊祭酬神的遗风。  午后,人人沐浴,更换新衣,俗谓“年三十日不洗身,来生会变牛”。这实乃客家人勤沐浴更衣的良好卫生刁惯。  这时,宗族词堂门前锣鼓喧天,土铳轰鸣,听到族长向族人发出的祭祖信号,主妇赶快将煮熟的全鸡、猪肉、黄鱼和红枣、花生、柿饼、柑桔、苹果、莲子等干果,以及茶、酒、鞭炮、黄表纸等,一一放入“箩隔”(竹编礼盒)里,挑起一应供品,全家喜气洋洋地来到祠堂,摆供祭祖。  祭祖是客家人过年最隆重的活动。各家各户都要把最好的食品挑来,享把先人。同时,男女老幼皆依序拈香叩拜先祖,以纪念先人开村创业的功绩。此外,祭祖也是联络感情,增进宗族团结的机会。为此,不少离乡游子,甚至一些隔了多少代的华侨后裔子孙,也常常携妻带子,在除夕赶回家乡祭把祖先,亲睦族人。反过来,倘有那家违俗不来祭祖,则被视为不孝不义之人,必受族人的唾骂,以至被视为外人。  ·吃年夜饭,不忘中原故地·  除夕晚上,台家团聚吃年夜饭。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雄鸡炒酒、白斩鸡、青蒜焖猪肉、梅干菜扣肉……如今吃年夜饭,还有“打边炉”(火锅)的,菜肴有大虾、鳗鱼、肉鸽一类山珍海味,越来越精美了。年夜饭的菜肴,大都包含着美好的祝愿:一盆什锦发菜汤,祝福新年发财;一碗牛肉丸,表示合家团圆;一盘全鱼,却只摆席,不得食用,饭后将它放于米缸上,得留到新年以后再吃。客家人用这条“压岁鱼”,取个“连年有余(鱼)”、“米缸有余”的吉兆。  值得一提的是,客家人的年夜饭还有一碗瓤豆腐。这是将豆腐切成小三角块,中间挖一小口,塞进三鲜肉馅,下锅煎黄,炖熟,即趁热上席。这道香滑可口的菜肴,据说是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后,因广东缺乏面粉,难以吃到更岁饺子,便代之于瓤豆腐。为此,在吃这道菜时,长辈还要对家人讲述其原由,教育子孙不要忘记自己的中原故地和北方人春节吃饺子的习俗。  顺便说一句,吃年夜饭之前,主妇还要从菜园摘来各种蔬菜,洗净,切好。原来客家习俗,正月初一初二,任何人都不要进菜园,也不得洗菜和动菜刀。

回答2:

我国少数民族没有这个族,应该是“羌族”吧。
羌族:
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其附近地区,以茂汶羌族自治县最为集中。少数人与汉、藏、回等民族人杂居。 使用羌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羌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每个方言又分5种土语。大多数羌族人通汉语。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最早是河煌地区的牧羊民族,以后向东向南迁徙,是华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 也是古代蜀族和今天藏族、彝族的主要族源。它们大部分融合到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之中,只有在四川的岷山 地区保留了全国唯—一块羌族聚居区,这包括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以及绵阳市的北川县 。其中以茂县羌族集中聚居最多,占全部羌族人口总数的60%。
羌族具有独特的物质文化成果和民族风情,绵延几千年而不间断,被称为中国各民族演化史上的一个“活化石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至今仍存的碉楼、栈道和溜索等建筑形式。碉楼在羌语里叫做“邛笼”,“皆依山居止 ,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著名的有茂县黑虎乡的群碉、明嘉靖年间修筑的桃坪碉。栈道在羌族地区的特 色是险峻,茂县较场一带的栈道遗迹,传为是蜀人的祖先蚕丛氏的遗作。溜索古称“窄”,是用于渡河的竹 索 ,羌族中心区茂县古有“绳州”的设置,其名称即来源于古羌的绳桥。 现存的历史文物中,以横架于滔滔服江 之上、长达100多公尺的茂县石鼓 “鸳鸯溜”最为著名。
羌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里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 有蚕丛和大禹的遗迹。“禹兴于西羌”, 汶川刳儿坪和茂县石鼓乡(原名石纽乡)以及北川的石纽,都有大禹诞生的纪念地。茂县县城名“凤仪镇”, 也是源于歌颂大禹的“凤凰来仪”的古语。在茂县维城乡有蜀汉大将姜维修筑“维城”的遗说。叠溪本为古蚕 丛重镇,因地震而变成今日风光秀丽的地震湖。
羌族的民俗亦很有特色,至今保留着白石崇拜习俗,户户羌寨庄房都供奉白石。羌笛传自远古,各种歌舞欢快 多情,羌族服饰有独特的魅力。其民族著名节日有羌历年、祭山会、牛王会,娱乐活动有跳莎朗舞、爬天杆、 射兽馍、放索套。其它如挑花刺绣、云云娃、喝咂酒等,都可令人享受羌族文化的独特风情。羌族地区盛产花 椒,“茂椒”至今仍是烹好川菜的重要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