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来评论一下黄金罗盘

畅所欲言吧
2024-11-29 09:23:4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长期被揶揄“票房毒药”的妮可·基德曼,本周“一如既往”地克死了《黑暗物质:黄金罗盘》。作为在3500家电影院大举抢滩的“新线公司40周年豪华纪念品”,《黄金罗盘》既拥有叫好叫座的原著小说,又紧握高达1.8亿$的巨额预算。因此,各界仍普遍看好它会以5000万$级别的首映数字高调开张,并最终进账2亿$以上的北美票房。

  孰料实际收割的2600万$仅为预期的50%左右,打造“第二个《指环王》”的美梦瞬间破灭为“第二个《龙骑士》”。单馆的“亩产”居然只有可怜的7400$,星期六当日的上扬程度也大大低于《哈利·波特》系列或《纳尔尼亚传奇1》的同期表现,甚至不存在今后展开长线攻势的希望。按此形式,《黄金罗盘》很可能以不满1亿$的最终收成一败涂地,新线高层“制作三部曲”的计划恐怕也顷刻烟消云散了吧?为方便大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来看两年前同期开画的《纳尔尼亚传奇1》:首映、最终的北美票房分别为6500万$、2.91亿$,……对比之下,触目惊心啊。

  虽说2003年封后奥斯卡的妮可·基德曼,近期稳步发挥着“票房毒药”的特效,但与由她主演的其他几部电影一样,《黑暗物质:黄金罗盘》的问题同样不怨妮可——当然,在挑选剧本的关键环节屡屡失误,仍旧不可饶恕,作为粉丝我们必须严格要求她才行。那么,本片的营销失利究竟有哪些败因呢?下面小生斗胆总结一下:

  一、原著小说的商业价值大大低于《哈利·波特》、《指环王》、《纳尔尼亚》。菲利普·普尔曼的《黑暗物质》三部曲,自上市伊始便活在《哈利·波特》系列的阴影下。尽管同时代的两套佳作都自创了无数奇幻概念,但《哈利·波特》的“魔法”显然比《黑暗物质》的“精灵”更讨巧。不仅如此,《哈利·波特》系列小主人公们的成长历程更容易吸引上下毗邻的其他年龄段的读者;而《黑暗物质》貌似以小女孩领军,却暗藏着成人都要望而却步的深刻世界观,以及“不太文科”却“十分理科”的天文、物理。

  二、失败的改编导致原创性和新鲜感丧失殆尽。会飞的女巫在《哈利·波特》里一撮一簸箕,能说人话的灵兽在《纳尔尼亚传奇》里扔一块砖砸死两个半(那半个是人马),“白袍巫师甘道夫”降格为“身批银盔的北极熊”(伊安·迈克莱恩配音),……甚至连一条喷火的龙都没有,《黑暗物质》拿什么跟其他几位豪强大户抗衡?当然是早期机械工业时代的黑暗世界观、独门秘制的“并行空间”、影射“原罪”的精灵切割理论、“倡导无神论”的论辩焦点。

  ——没想到上述四大原创内容改来改去只剩“世界观”一则。第三、第四条因为害怕被宗教团体抵制而在剧本撰写阶段刻意弱化,有《达·芬奇密码》越吵越红的宝贵经验摆在眼前,居然敢视而不见,这不是咎由自取是什么?提起第二条“并行空间”就更教人气不打一处来:由于克里斯·韦茨导演无能得难以自圆其说,于是同名原著华彩的最后几章竟被硬生生地砍掉,准备放进第二部补充说明。想得美!这与剧中切断小孩子和守护精灵的“灵魂阉割”有什么区别!?……仿照鲁迅大人的名言:这是怎样的缺心眼与傻波一?所以说,这样一部了无生气、乏善可陈的伪大片,没票房惨败才怪!既然对教条主义、小脚女人的大卫·耶茨我们毫不手软,那么,像克里斯·韦茨这样的落水狗更应该痛打!

  51分的媒体综评很能说明问题(Yahoo方面为B-;烂番茄网站新鲜度43%:62支持∶81反对)。“神色惊慌、气急败坏地疲于奔命,唯恐推进剧情的任务完不成!”、“导演只临摹到原著的皮毛,手段肤浅、态度浮躁,彻头彻尾的表面文章!”、“过分依赖CG,导致人物群像无精打采、僵硬呆板”、“平庸!!!”……。除《芝加哥太阳报》一家狂赞之外,清一色的负面评语占据主流。主演的达寇塔·布鲁·理查兹和配戏的妮可·基德曼虽然收获零星的表扬,终究与小金人的标准相去甚远。除去技术部门,《黄金罗盘》再无奥斯卡相——而在不具备雄厚的票房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即便提名也难逃陪练的厄运。

回答2:

影片本身还是不错的,主要问题在于达不到原作的那个高度,删改了很多内容。原作三部曲可是神作,第一部最后那个小孩死了,但电影却隐然把他发展成男主(男主第二部才有,比他厉害多了),这样剧本就显得肤浅很多,演夫人的那个女的演的还是不错的,这部片子就砸在剧本改编上了,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

回答3:

不错···很有想象力····很有小孩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