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
第一步,判断租赁类型
本例中租赁期(3年)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5年)的60%(小于75%),没有满足融资租赁的第3条标准;另外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2 577 100元(计算过程见后)大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90%,即(2 600 000×90%)2 340 000元,满足融资租赁的第4条标准,因此,A公司应当将该项租赁认定为融资租赁。
第二步,计算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
本例中A公司不知道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因此应选择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8%作为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折现率。
最低租赁付款额=各期租金之和+承租人担保的资产余值
=1 000 000×3+0=3 000 000(元)
计算现值的过程如下:
每期租金1 000 000元的年金现值=1 000 000×(P/A,3,8%)查表得知:
(P/A,3,8%) [white5]=2.5771
每期租金的现值之和=1 000 000×2.5771=2 577 100(元)小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2 600 000元。
根据孰低原则,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其折现值2 577 100元。
第三步,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最低租赁付款额-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
=3 000 000-2 577 100=422 900(元)
第四步,将初始直接费用计入资产价值
初始直接费用是指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协议的过程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租赁项目的费用。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通常有印花税、佣金、律师费、差旅费、谈判费等。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租入资产价值。
账务处理为:
20×2年1月1日,租入程控生产线: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人固定资产 2 587 1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422 90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3 000 000
银行存款 10 000
2.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会计处理
第一步,确定融资费用分摊率
由于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为其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折现值,因此该折现率就是其融资费用分摊率,即8%。
第二步,在租赁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第三步,会计处理为:
20×2年12月31日,支付第一期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20×2年1~12月,每月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每月财务费用为:
206 168÷12=17 180.67(元)。
借:财务费用 17 180.6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7 180.67
20×3年12月31日,支付第二期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20×3年1~12月,每月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每月财务费用为:
142 661.44÷12=11 888.45(元)。
借:财务费用 11 888.4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1 888.45
20×4年12月31日,支付第三期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20×4年1~12月,每月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每月财务费用为:
74 070.56÷12=6 172.55(元)。
借:财务费用 6 172.5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6 172.55
3.计提租赁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第一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第二步,会计处理
20×2年2月28日,计提本月折旧=813 088.57÷11=73 917.14(元)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73 917.14
贷:累计折旧 73 917.14
20×2年3月~20×4年12月的会计分录,同上。
根据合同规定,由于A公司无法合理确定在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因此,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的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本例中租赁期为3年,短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5年,因此应按3年计提折旧。同时,根据“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这一规定,本租赁合同应按35个月计提折旧,即20×2年应按11个月计提折旧,其他2年分别按12个月计提折旧。
4.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
20×3年12月31日,根据合同规定应向B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100 000元:
借:销售费用 100 000
贷:其他应付款—— B公司 100 000
20×4年12月31日,根据合同规定应向B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150 000元:
借:销售费用 150 000
贷:其他应付款——B公司 150 000
5.租赁期届满时的会计处理
20×4年12月31日,将该生产线退还B公司:
借:累计折旧 2 587 10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2 587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