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效应

2025-03-28 01:48:1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凡高效应:画家凡高,生前其作品几乎一文不值,死后却价值连城。也就是说,收藏品有一个价值回归的问题,收藏品本身是需要有人发现、挖掘的过程,需要伯乐。其原有的价值没被人发现或发现的比较晚的时候,原价格并不高,表现出不被多数人了解和认同。一旦被人认同,其价值将会有自然回归的过程,也就是通常说的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

回答2:

十九世纪伟大的艺术巨匠文森特·凡·高 (本站简称凡高) 他是后期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南部尊得特一个牧师家庭。他父亲叫西奥多卢·凡·高是当地牧师。母亲叫安娜·科尼莉亚,4年后,凡高的弟弟提奥出生,他是凡高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崇拜者。

回答3:

简单说一下,就是说爆炸的时候冲击波急剧向外,而在爆炸中心形成了一个真空状态,而当此人距离爆炸中心很近时,此人的身体由于真空的形成保持相对完好,而耳朵被对称的切除掉了,这被称为梵高效应。
这是原剧中的解释:the poor man was caught in a vacuum effect, and because he was so close to the bomb when it went off, his body remained relatively intact, save for the symmetrical amputation of both ears, hence the apt name "Van Gogh"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