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好界定。你要说二战中德军最后一次取得胜利的(小规模)战斗,那估计要算到柏林战役中。因为当时苏联红军进攻柏林的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其间必然遭到德军的殊死抵抗,甚至由此而产生的僵持或局部的退却也在所难免。
但要说到德军在二战中最后一次战略层面的胜利,那得算是“春醒行动”。
1945年3月6日至15日,德军向东线匈牙利巴拉顿湖地区的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展开大规模的装甲进攻,代号“冬季春醒”行动。虽然最终这次行动仍以德军失败告终,但战役初期,德军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其次,如果再往回推,就得算是莱茵河战役的初期(PS:阿登战役至1945年1月15日就结束了)。
1945年1月25日,希姆来发动了“北风”行动,夺取了萨文关,并把帕奇的美第7军切成了两半。美第7军陷入了困境,被迫在1945年1月拉长战线以弥补由于巴顿北上阿登而造成的缺口。当德军开始进攻时,美第7军只能以7个师在90英里长的防线上来抵抗德军8个师的进攻(包括德第21装甲师和1个档卫军装甲师〕。盟军总指挥部只好命令战略退却,放弃施特拉斯堡和阿尔萨斯平原,等待美第6军群赶来后,以优势兵力展开反击。
1943年2月19日,哈尔科夫反击战 。
由曼施泰因元帅实施的反击计划,将三个残破不全的装甲军从米乌斯河上撤了下来,面向西北方向构成反正面--在他们周围,苏军一共有三百四十多个旅级以上的作战单位已被确认,以师的数目计算,德军现在处于一对八的劣势--曼施泰因以霍立特集团军防守米乌斯河正面,同时命令第4装甲集团军开始反攻--指向第聂伯河渡口一带敌军的接合部,不久就击溃了四个军的敌人。这样一来,第1装甲集团军也从困难的防御战中解脱出来了,这两个集团军通力合作,又打垮了从西正面上攻击米乌斯河防线的四个军的苏联人。
德军就以霍立特集团军防守的米乌斯河一线为砧板,两个装甲集团军为铁锤,合击位于第聂伯河和顿涅茨河之间的苏军西南方面军,由于从三个方向遭到夹击,这个方面军迅速土崩瓦解,拚死向北顿涅茨河以东地区逃走,包括第6集团军、第1近卫集团军和波波夫集团军在内,一共有八个军、十个步兵师和五个特种旅都被击溃,他们也为此损失了四万余人,而德军因为兵力太少,不能构成一个连续的合围圈,所以大多数的苏军还是跑掉了。
在这个胜利的鼓舞下,曼施泰因继续向北进攻,打击哈尔科夫一线敌军的南翼, 第4装甲集团军击败了苏军第3坦克集团军,然后德军向北方作了一个旋转,迫使哈尔科夫一带的敌人(伏洛尼兹方面军)弃城而走,到3月14日,德国人重新占领了哈尔科夫,而在他们对面, 所有的敌军都处于溃退状态。可是,曼施泰因已经没有预备兵力可以用于扩大战果了。曼施泰因在哈尔科夫取得的胜利,暂时解除了苏德战场上德军的不利形势,使战局僵持下来。
1944年末,纳粹B集团军群在赫特根森林中令美军蒙受了惨重的损失,有效地阻滞了后者的攻势,随着战争的升级,美军第一集团军在残酷的恶战里损失惨重。美军伤亡,失踪、丧失战斗力被后送的人数高达三万人,同时德军的阵亡人数也达到了一万二千人。十二万美军投入了贺根森林战役。踏进德军贺根森林里的雷场,在敌军“无敌88”大炮的猛轰下,血流成河伤亡、失踪的人数高达30000。美军第4步兵师第22步兵团在短短18天之内,几乎全军覆没。而这场战役也是德军取得的最后一次胜利。
哈尔科夫战役,库尔兰战役。
我想在西线上的战役级别胜利应该算是盟军展开“市场花园”行动初期,德军在巴斯托涅战斗取得的胜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