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当前建筑市场管理不甚规范,招标投标管理的立法相对滞后,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招标投标的各种内在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键词:招标投标,标底,商务标,技术标
0 引 言
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制是建筑业改革的关键。我国从1984年开始强制推行了招标投标制,为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对改变施工企业过去单纯靠行政手段分配工程任务的作法和促进施工企业由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工程建设方面的法规、规章相对滞后,对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缺乏有效监督等原因,10多年来,建筑市场混乱状况没有得到根治,地方封锁、部门保护现象严重,私下交易,利用发包权索贿受贿现象依然存在,行政干预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从根本上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价值规律,影响了“公开、公平、公正”招标投标竞争机制的运行,严重阻碍了招标投标制的推行,使招标投标工作至今仍处于徘徊状态;同时,对招标投标的理论缺乏深入研究,招标程序,评标方式、评标方法还不够科学化、规范化,招标管理机构建设,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亦是制约招标投标制推行的另一个因素。
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试分析影响招标投标工作的各种内在因素,就招标投标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1 深化招标意识,严把资格预审关
招标投标制是建筑业改革的关键。如果没有一条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招标投标管理路子,没有一套科学、规范的招标投标办法,招标投标就很难有生命力,建筑市场很难规范,建设领域中存在的不正之风的腐败行为也就很难纠正和查处,因此,不断完善现行的招标投标管理方法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
“优胜劣汰”是招标投标的主要目的之一。目前的招标投标资格预审,仅限于投标单位法人亲自参加投标时起约束作用,对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冒牌投标则起不到任何限制和约束作用。
建筑市场目前还很不规范,建设单位利用发包权索贿受贿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个体承包商与国营施工企业相比,由于经营方式的体制上的差别,在市场竞争中,国营施工企业很难与个体承包商匹敌。表现在招标投标活动中,个体承包商在取得建设单位的默认后,通过各种手段说服或行贿挂靠到某一施工企业门下,然后以具有法人资格的投标单位出现(资格预审加盖法人公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章鉴),合理合法地参加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达到了个人的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这种冒牌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抑制,而且愈演愈烈,越是大的工程,冒牌投标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现象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招标投标将流于形式,失信于民,继而招标投标将走上绝路,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解决上述问题可采取如下对策:
(1)加大法制建设力度,强化制裁违法招标。对破坏招标投标纪律,冒牌投标以及其它一切违法案件进行严厉的制裁,杜绝违纪案件的发生。
(2)加强国营施工企业法人代表的素质培养。从目前的情况看,之所以许多大中小型工程出现合法的冒牌投标现象,根本在于有些国营大中型施工企业的法人代表经不起个体承包商糖衣炮弹的攻击,心甘情愿为人做嫁衣。因此,建设工程的综合管理部门以及其它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企业法人代表的素质培养,并对违纪违法当事人一经查实即进行撤职直至开除等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端正企业法人代表的作风,杜绝冒牌投标现象的发生。
(3)借鉴国外招标投标的成熟经验。建立一套完整的奖罚办法,对信誉高、质量好的企业在招标投标中给予加分奖励;对让个体承包商冒牌投标的,取消其投标资格1-3年,这样对提高企业职工的监督意识,增强企业法人代表的法纪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4)补充完善投标单位资格预审办法。加强对工程拟承建的项目经理资质审查,以点定面的效果令人满意。
2 加强标底的管理
在我国的招标投标未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前,招标工程必须编制标底。标底编制的准确与否,标底保密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招标工作的成败。因此,必须加大对标底的管理研究。
目前,标底的管理存在如下一系列问题:
(1)标底编制不正确,保密不力,漏标现象时有发生。根据管理办法规定,标底由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代理单位编制。由于建设单位编制标底的力量不足,缺项漏项时有出现,标底的准确性很差。同时由于大多数建设单位在发包工程时都有自己的主观倾向性,或是因为收受贿赂或碍于关系情面,总是希望自己想用的施工队伍中标,所以标底泄漏现象时有发生。
(2)评标标底价定得不够合理。目前评标标底价的取定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评标标底价=标底;第二种是评标标底价=(A+B)/2法。不难想象,第一种方法不利于保密,泄漏标底的可能性很大,第二种方法较之第一种方法,在保密以及防止漏标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但由于还没有从根本上弱化标底造价对评标标底价的影响达到随机的目的,同样亦存在着漏标的可能。
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如下方式:
(1)强化招标代理及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作用,提高标底的编制质量。招标代理单位及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是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从多方面严格考核后成立的,一般技术力量比较强,人员素质比较高,并有一套严格的标底编制保密措施,他们编制的标底一般比较准确,保密性好。因此,标底委托有资格的代理单位编制,能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可防止泄漏现象发生。
(2)改善评标标底价的确定方法。(A+B)/2法的优点是比较直观,便于计算。但由于标底所占的权数固定不变(占50%),虽然,标底的产生时间在投标截止时间以后,但是,标底编制人只要事先知道接标人的投标造价,就很容易把标底定在一个让投标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中标的造价点上,以至泄漏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现行的评标标底价必须进一步谈化标底的权数。为此,建议评标标底价按下式确定。
评标标底价=(A+B1+……+Bi)/(i+1)
式中,A为审定的标底造价,Bi为在标底A±5�范围内的投标单位的报价,i为随机数。式中,由于标底所占的权数不再是50�,而是随着在标底造价A±5�范围内投标单位报价的个数的不同,而随机改变。标底A所占的权重与各有效投标报价的权重一样,所以很难确定一个标底有效的控制范围,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变相泄漏现象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评标标底价的有效报价范围取值小于标底有效报价的取值范围时,可靠性更大。
3 对评标定标办法实行标准化管理
评标是招标投标工程中最关键的环节。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招标的大局,关系到能否公开、公平、公正,关系到由谁中标,也关系到招标投标工作在民众中的信誉。因此,我们每位招投标工作者都不可等闲视之。
3.1 存在问题
(1)建筑工程承包分不包死承包和包死承包两种方式。前者与后者不同,可随着市场物价的上涨,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调整造价。一般而言,反映到招标投标的报价计分上,如属包死造价形式的,投标报价比标底价低得越多,则加分越多;投标报价比标底价高得越多,则扣分越多;相反,如属不包死造价形式的,投标报价离标底价越近,得分应越多,离标底价越远,扣分越多。但是,目前的招投标管理对上述两种形式不加区别,均采用包死造价的打分方式,而很少采用打靶形式计分,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2)目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除个别小工程采用最低报价法评定标外,一般工程招标均采用百分制综合评议法评标定标。百分制综合评议法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可较好地选择到优秀的中标单位。但是,由于现阶段综合评议法的构成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框架,各因素所占的权数亦可改变,因此,一旦出现行政干预,或建设单位,或招标代理单位,或招投标管理机制出现倾向性,综合评议法的构成因素就会随机改变,权数也相应改变,以至各种合法不合理的“假招法”、“人情标”就会随机出现。
3.2 解决问题的对策
(1)改变目前的报价计分办法,根据工程发包方式不同,即包死造价或不包死造价这两种不同形式,分别采用离散型计分形式(适合包死造价方式),或打靶计分形式(适合不包死造价方式)。
(2)鉴于目前综合评议法尚存在着上述问题,建议建设招投标行政主管部门,从强化招标投标工作出发,召集招标投标管理部门的骨干力量,在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条件下,对综合评议法所涉及到的构成因素以及所占权重做出客观界定,按工程类别和造价等级的不同,分别制定出几套标准的评标定标办法,实际操作时有关各方不再就有关因素进行争论,直接从标准的评定标办法中抽签决定,这样对推动招投标工作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此外,建议改变现行评标定标办法随招标文件一同发放到投标单位的作法,因为评标定标办法旨在客观地考核投标单位的实力、业绩和信誉,评标定标办法与招标文件一道下发给投标单位,投标单位编制的投标文件已不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内在实力,而再根据评标定标办法的规定,该骗的骗、该假的假,以至投标文件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因此,为了还招标投标“公开、公平、公正”的本来面目,建议有关方面改变现有作法,不要再发放招标评标定标方法。
4 强化实行先评技术标、后评商务标的评标程序
目前,招标投标管理的评标程序,除个别地方有所创新、有所变革外,一般均按先评商务标后评技术标的程序进行评标定标。
评标定标的首要原则是要求必须“公开、公平、公正”。但是,由于我们多采用百分制综合评议法评标,综合评议法中一般商务标的评分是相对固定的,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但技术标则不同,由于施工组织设计等很难量化,必须相比较后才能确定。因此,先评商务标,后评技术标,就很难保证在评技术标中不注入感情色彩,直至改变整个招标投标的格局,给招标投标工作抹黑。
解决问题的对策:
(1)投标文件中,商务标文件、技术标文件分开密封,在包封上注明字样,再密封在一个外包封上。
(2)中小型工程,由于工作量较小,技术比较简单,评标时可将评标委员会分成商务组和技术组,评标工作在互相隔离情况下同时进行,评标结束后两组再汇合在一起。
(3)大中型、特大型工程招标,由于工程浩大,技术复杂,必须严格执行先评技术标,后评商务标的评标程序。从而有效地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原则。
5 建立评标定标专家人才库
目前的招投标管理,评标定标的外聘专家或由建设单位、或由招投标代理单位和招标管理机构推荐,但不管怎样,评标前均可了解评委的具体情况,个人倾向性往往在评标前就通过各种渠道注入到某些评委中,因此,大大降低了评定标的公正成分。
由于评委是评标定标的主要成员,评委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公正执法、能否公正地选择中标单位的大问题。因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制定出一套严格挑选评委专家的办法,把有关方面的优秀人才(如思想品质好、作风正派、技术过硬)选择出来,组成专家库,输入电脑储存起来,评标前随机抽选(专家以代号出现),进入评标小组,这样可以比较好地克服“人情标”、“感情标”的现象发生。
目前,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能主要由招标投标管理部门完成。由于只有一个部门执行,不难想象,如果某个监督人员带有个人倾向,在关键时刻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行政干预”现象,从而会阻碍招标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加大执法力度,改变一家单独执法的局面,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司法公正、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执法,从根本上最大限度的抵制评标定标过程中腐败现象的发生。
1、招投标的投诉管理存在问题
招投标投诉处理是加强招投标市场监督的重要环节,对规范我国目前的招投标市场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招投标投诉处理部门为建设主管部门,仅在招投标监督管理方面就承担着监督招投标程序和实体的合法性、负责处理招投标过程中的投诉、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等大量工作。行政监督部门面对大量招投标活动,很难主动发现某个项目存在违法行为,故其发现、查处违法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诉人的投诉及其所提供的线索。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中规定,投诉人必须提供有效线索和相关证明材料,这一要求类似于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招投标投诉中,这一要求对投诉人而言难度非常高,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整个评标过程是严格保密的,招标人不对评标结果作任何解释,投诉人要想知道评标过程是否公正、评标结果是否合理几乎是不可能的。投诉人因无法取证而无法向行政监督部门进行投诉,也就间接导致了违法行为因其隐蔽性和欺骗性不能被行政监督部门及时发现并查处,非常不利于招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
2、招投标市场监管体系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的招投标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再加上投诉人举证难,招投标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目前的《招标投标法》虽然规定了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和处罚办法,但对于谁去执法则没有明确,导致政府监管缺乏明确的执法主体。实际招标投标中,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监管的重点往往是工程质量,对工程招标投标行为的监管不够重视,很少派专业人员对招投标活动进行同步监管;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招标投标活动的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只能对纪律性、程序性的问题进行监督,很难深入了解招标投标的具体情况;司法部门只有在问题暴露后才有权介入。此外,地方部分主管机构和部门,可能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又行使建设市场监管职责,还承担着招标投标法规的制订,这种同体监管方式影响了施工招标投标公平性和有效性。再加上评标委员会是相对独立的主体,在招投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评标委员会依法享有独立评标的权利,除非出现了法定的情形,行政监督部门在作出处理决定时一般不能否定评标委员会的评标结果,或者代替评标委员会对某个投标人的投标直接进行判定等。
以上信息来源火标招标网
第一、市场恶性竞争
中国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施工单位在参与投标时,不惜血本压低价格,无序竞争,严重扰乱了招投标市场秩序。报价过低会直接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施工单位为了保证盈利,往往在施工中偷工减料,最终导致工程质量严重下降,实际投资效益降低。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的工程坍塌事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再就是因为报价低,施工单位在承包工程后的施工期间会不断以各种理由向建设单位索要追加资金,最终结算价格严重超标,使得招投标工作失去意义,招投标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第二、招标、投标等违规行为。
在招投标过程中,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条件,而串通投标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一些投标人一贯抬高或压低报价的违法投标行为,直接损害了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一般来说,在投标和串通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企业间的不正当行为和利益。从长远来看,这些费用都是来自项目,中标方通过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方式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直接或间接导致项目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
第三、相关监管缺失。
目前,招投标市场监管仍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干预招标管理,如技术审核、直接参与谈判等,造成监管越位。另一方面,招投标工作中双方都应接受监督,但相关法律法规未能规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导致监管部门缺乏可操作性,监管缺位。
tocheck针对标书进行算法优化,并提供文本纠错功能,不放过蛛丝马迹,为用户发现疑似抄袭剽窃串标围标等情况,帮助企业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