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三百六十多种。
我列主要的说:
昆剧 戏曲声腔,剧种,简称昆腔或昆曲。元代后期,南戏流传至昆山一带,与当地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改进,推进了它的发展,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1531~1541),居住在太仓的魏良辅,在张野塘、谢林泉等民间艺术家的帮助下,总结北曲演唱艺术的成就,吸收海盐、弋阳等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魏良辅《南词引证》《曲律》)。但这时的昆腔也仅仅是清唱。
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梆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粹”之称。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的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合,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念、做、打、(舞)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曲剧 戏曲剧种。以北京流行的曲艺单弦牌子曲为主发展而成,初名“曲艺剧”,1952年始正式定名为“曲剧”。单弦牌子曲,也称“八角鼓”,是采用牌子曲联缀体,三弦伴奏,八角鼓击节演唱故事的一种说唱艺术,曲调丰富,形势多样。它的主要曲调有太平年、云苏调、罗江怨、南城调、剪靛花、湖广调、南锣北鼓、数唱等,大都出自民间小曲,有二长抒情,有二叙事,成为曲剧选用唱腔曲调和改编创新唱腔曲调的主要来源。
评剧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戏曲形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落子戏,又称平腔梆子,1935年改称今名。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采用全套的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欢迎。
河北梆子 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解放前,它有许多名称,在河北本地叫直隶梆子、河北梆、梆子腔,外地人称之为京梆、笛棒子、反调等,此外,也有人称它为卫梆子或山西梆子。除北京、天津、河北广大乡镇以外,河北梆子还流传于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等地,在长江以南的活动基地,主要是上海、武汉等地。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 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剧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
徽剧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黄腔。二黄腔又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在南方流传甚广;清中期,风靡全国。清乾隆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这就是著名的徽班进京。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徽剧是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艺术宝库,是新安文化灿烂篇章的重要一页。
黄梅戏 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等省以及香港地区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在民国十年(1921)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黄梅戏现在已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剧种。黄梅戏已有200年的历史,是“自唱自乐”的民间艺术。
梨园戏 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过去泉州一带也称戏班子为大梨园某某班,小梨园某某班。梨园戏,就是流行于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戏曲剧种“上路老戏”“下路老戏”和“戏子”(又称七子班)的统称。
柳子戏 是流行于以菏泽、济宁、徐州为中心的鲁苏豫皖冀五省交界的30多个县曲的地方戏曲剧种。又名弦子戏,黄河以北有“糠窝窝”“百调子”“吹腔”之称呼,是中国戏曲古老声腔之一。我国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的“东柳”就是山东柳子戏。柳子戏是以元、明、清以来流传于中原一带的民间俗曲小令为基础,并吸收高腔、青阳、乱弹、昆腔、啰啰、皮黄等声腔的部分剧目及唱腔,准见发展演变而成。因曲牌中有一种柳子调,故得名柳子戏。该戏与大弦戏、罗子戏、卷戏等同出一源且相互影响,都以三弦作为主要乐器,辅之笙、笛,均属弦索声腔系统。
山东梆子 流行于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故又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主要流行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柳城、临沂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山东梆子是山东一个古老剧种,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具有很强的山东地域特征,唱腔优美,激昂高亢,其不同与其他兄弟棒子剧的突出的特点是花腔多、甩腔多、且甩腔最后多落在“啊”音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周边的兄弟剧种如山东境内的莱芜梆子、两夹弦、四平调,河南豫剧的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江苏的江苏梆子以及山东另一个古老的剧种,柳子戏的发展均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吕剧 又名“化装扬琴”“琴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的吕剧班大都是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使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吕剧属于乡村艺术,演农家事,唱农家情,角色多是小生、小旦、小丑,唱词和道白取自民间用语,伴奏乐器以坠胡、二胡、三弦为主。传统剧目有《画龙点睛》《姊妹易嫁》《李二嫂改嫁》《借妻》《石龙湾》等。代表人物有郎咸芬等。2007年10月中旬,首届吕剧文化艺术节在吕剧的故乡——山东省东营市成功举办。
豫剧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出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所以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西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秦腔 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做“梆子腔”,俗称“咣咣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咣咣”声)。明末无名氏《林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至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莆仙戏 福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是中国戏曲剧种中历史最悠久,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二县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邻县的兴化方言区;因宋时莆田、仙游隶兴化军,明、清时隶兴化府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改称莆仙戏。
锡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上海一带。发源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常州农村,初为乡民用当地的民歌小曲说唱故事以自娱,称为“东乡调”,后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滩簧”。由于语音唱腔略异,分“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之后,滩簧吸收了江南民间舞蹈“采茶灯”的身段动作,开始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多为二人一档,在农村中活动,所演节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丑)两个脚色,如《双落发》、《磨豆腐》、《拔兰花》、《庵堂相会》,称为“对子戏”。进入城市后,又发展为多至几十人同场演出的“大同场戏”,剧目也增加了《珍珠塔》、《玉蜻蜓》、《孟姜女》、《孟丽君》、《玉连环》等大戏。辛亥革命前后,无锡、常州的滩簧戏,正式搬上舞台,并先后进入上海,不久逐渐合班演出,改称“常锡文戏”,1952年定名为锡剧。现江、浙、沪、皖共有锡剧团32个。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的戏曲剧种,它的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版式变化体结构,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锡剧的音乐,抒情优美、悦耳动听,具有秀丽的江南水乡风格。锡剧音乐 是属于曲牌板腔综合体,它并有男、女分腔的显著特点。主要曲调为簧调。20世纪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陆板,苏州文书调(由苏滩和评弹衍变出来的一种说唱曲调)的“玲玲调”,苏滩和申曲的“迷魂调”与“三角板”,京剧的“高拔子”以及[春调]、[紫竹调]、[九连环]、[绣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调,使唱腔更加丰富多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与演员密切合作,对锡剧音乐风格进行统一加工,并分清主次,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改革后的锡剧音乐,面貌一新,曲调柔和、流畅、轻快,具有“江南丝竹”特色。伴奏乐器以正、副二胡为主,琵琶、三弦、扬琴为辅,箫、笛等管乐器也开始伴奏唱腔。锡剧的乐队原来只有 一把二胡,现在除二胡外,还有琵琶、三弦、提琴、笛、箫、中胡和小提琴、 大提琴参加伴奏。打击乐以四大件为主。著名剧目有传统戏《双推磨》、《庵堂认母》、《庵堂相会》、《孟丽 君》、《珍珠塔》、《双珠凤》和现代戏《红花曲》《海岛女民兵》等。 当代锡剧有很多著名演员如姚澄、王影影、梅兰珍、王兰英、汪韵芝、王
汉清、杨企雯、吴雅童、薛静珍等。
邕剧 广西地区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西说粤语的地区。邕剧曾称为老戏、广戏、五六腔、本地班等,1951年定名为邕剧。邕剧主要流行于广西南宁、百色、钦州等地。有着近二百年的历史。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古名邕州的南宁,故名“邕剧”。该剧在宾阳戏和武鸣老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属皮黄系统。唱腔和剧目与桂剧相近,也吸收粤剧的一些艺术因素。邕剧以其精美圆熟的艺术技巧,优美典雅的独特风格,隽拔机智的戏剧语言而独具特色。
粤剧 广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用广州话演唱,主要流行于说粤语的地区,也叫广东戏。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公元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黔剧 贵州地方戏曲剧种,由曲艺文琴(一种用扬琴伴奏的说唱形式)发展而成,原来叫文琴戏。(又名“文琴”、“贵州弹词”)于1953年发展而成的。清光绪年间扬琴在贵州已很盛行。它的文字唱本在嘉庆、道光年间便传抄。现存传统唱本四百余折,大多由古典小说和戏曲剧本改编而成。唱词以韵文为主,沿袭讲唱文学的“三、三、四”和“二、二、三”两种句式。伴奏乐器除扬琴外,尚有瓮琴、月琴、小京胡、二胡、琵琶、三弦、箫、笛、怀鼓、碰铃、引磬、摔板等。基本曲调有〔清板〕、〔二板〕、〔扬调〕、〔苦禀〕、〔二流〕、〔二簧〕等六个,曲牌有〔八谱〕等七个。唱腔婉转,语言质朴。 黔剧是由说唱艺术贵州扬琴搬上舞台扮演而创立的新兴地方剧种,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60年代被正式命名。它的唱腔,主要是继承发展了文琴民间说唱艺术的传统。它的表演是在吸收、借鉴昆剧 等戏曲表演的基础上,又学习当地各民族的民间表演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演员一般比较年轻。
滇剧 云南主要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皮黄为主,流行于云南全省和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是丝弦(源于较早的秦腔)、襄阳(源于汉调襄河派)、胡琴(源于徽调)等声腔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而逐渐发展形成的,逐渐吸收当地民间艺术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剧种。滇剧的丝弦、胡琴、襄阳三大声腔和一些杂调,都来源于省外传人的戏曲声腔:丝弦源于秦腔,胡琴源于由腔演变成的徽调,襄阳源于楚调(辛亥革命后改称汉剧),三种声腔,传人 云南后,结合云南的方言语音和风土人情、民间音乐,发生了变 化,逐步形成了滇剧的三大声腔。此外,滇剧的昆头子、昆倒板之类,同昆腔有关,而平板、架桥、人参调、安庆调等,则同吹腔(又名石牌腔)有渊源关系。这些声腔在云南戏剧舞台上融汇之时,就是滇剧形成之日。
难为一楼的兄弟了哈,写了这么多,还只写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剧种。楼主不知道从哪里弄来这么一个变态的问题,其实是没法仔细回答的。三百多个剧种,要各自的特点?慢说有些相近的剧种很难将各自的特点说得很清楚,大同小异的有很多。就是能说清楚,每个剧种写一小段,就够写一本小册子了,像一楼兄弟这么写,该出版一本书了哈。哪有这样提问的?要我说,楼主如果是为了应付考试,那你就这样答:中国戏曲曾经多达三百多个剧种,目前还在传承的有270多个,除了京剧以外,其他剧种都是以当地流传的民间小调而发展成为该剧种的主要板式和曲式,并以当地方言来念白和演唱的。而京剧则是糅合了徽调、皮黄腔、弋阳腔、秦腔、昆腔等各地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的唱腔,并主要以湖广音而不是以北京方言来念白和演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