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九号 (罗芷乔)
神舟九号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场,通过长征二F遥九火箭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神舟九号所面临的新突破是要攻克“人控手动”的难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手动交会对接试验。
飞行乘组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组成,其中刘洋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景海鹏作为本次任务的指令长,将在整个乘组中发挥核心作用。刘旺被分配的主要任务是“交会对接操作岗”。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将主要负责空间医学实验。
航天员将在太空停留更长时间。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停留13天,是神舟系列飞船停留最长的一次
2
神舟九号 叶浩坤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第4艘载人飞船。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第一次将中国女航天员载入天空。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2012年6月18日执行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中国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执行载人交汇对接任务。
3王心怡 1号 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资料性息
神舟九号: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天宫九号:本报北京6月20日电谢波、记者张晓祺报道:今天6时18分,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在太空中进行了第一次姿态调整,使其从交会对接的倒飞状态进入正常飞行姿态,为二次交会对接做好准备。
记者在飞控大厅大屏幕上看到,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进行了水平方向调整,形成天宫在后正飞、飞船在前倒飞的飞行模式,这是组合体的标准飞行姿态。
据了解,昨天晚上,3名航天员利用闲暇时间尽情体验了太空失重状态下的美妙生活。6月19日23时,航天员刘旺开始值班。在今天早上组合体转正飞过程中,刘旺密切监视仪表盘上的各类数据,并通过天地通信系统,向地面报告组合体转正飞实施情况。组合体转正飞之后,景海鹏和刘洋结束睡眠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本报北京6月20日电 朱霄雄、记者张晓祺报道:今天,中国航天员中心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神舟九号任务航天员在轨体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成功下传,结果表明航天员在轨健康状况良好。这是我国首次开展体液应激水平在轨监测,标志着我国在轨医监生化检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针对航天飞行任务中航天员健康监测与预警需求,中国航天员中心研制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的医监生化检测装置。这一装置可以在轨检测体液中反映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重要标志物——硝基酪氨酸,为评价航天员在轨健康状况提供客观依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莹辉介绍,为实现体液微量样本的实时快速检测,中国航天员中心创新性设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化微流路伺服系统,突破了材料生物相容性、密闭性和特异性生物分子膜制备等关键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在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内的3名航天员体液检测指标正常,这表明航天员在轨健康状况良好。”李莹辉说。
据介绍,在神舟九号飞船返回前,飞行乘组航天员还将进行一次在轨体液检测,通过与飞行前、飞行中指标比对,可有效评估载人航天飞行时人体体液应激水平状态。
本报北京6月20日电 朱霄雄、记者张晓祺报道:今天16时,女航天员刘洋在天宫一号内首次使用太空“自行车”——自行车功量计进行锻炼,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在“天宫”进行失重防护。
航天员长时间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生活,会造成肌肉萎缩、骨丢失等症状,因此需要通过太空锻炼进行健康维护。据了解,为维持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的肌肉功能,保证航天员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工作状态,中国航天员中心采用碳合金机壳,自主研制成功自行车功量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莹辉向记者介绍,太空“自行车”与我们平时使用的自行车不同,航天员在使用前先要进行组装,为防止航天员骑行时飘走,使用时要用束缚带将自己固定在车座上。此外,太空“自行车”没有握把,航天员骑行时要扶住天宫一号的墙壁,太空“自行车”以功率计算航天员运动负荷,分为25瓦特、50瓦特等多个强度等级,使用时可调整。为确保锻炼效果,太空“自行车”采用个人最大心率相对值作为强度指标,为神舟九号3名航天员分别开出了不同的“运动处方”。
据悉,昨晚神九航天员乘组利用休息前的一段时间,尽情体验了太空失重的美妙感觉,刘洋还特别展示了她带上太空的熊猫玩具。
4神舟九号(王泳茵)
神舟九号,又称为神九、神舟九号飞船,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舟九号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神舟九号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场,通过长征二F遥九火箭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新华网北京6月18日电(记者李宣良、田兆运)
“感觉良好!”18日17时07分,当顺利从飞船进入天宫一号的航天员景海鹏向地面发出报告时,神舟九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组成的组合体已平稳飞行近3个小时。
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运行的航天器,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景海鹏、刘旺、刘洋仿佛灵活的鱼,先后顺利通过对接通道“游”进天宫一号。这舱门间的穿越,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
16日发射的神九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经过4次变轨,于18日中午抵达距天宫一号后下方52公里处,彼此建立稳定的空空通信链路,开始自主导航。
5公里、400米、140米……飞船在距离天宫一号30米停泊点进行最后一次停泊后,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缓缓接近天宫一号。两个飞行器上的对接机构先后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独自在太空等待了215天的天宫一号与载客前来的神舟九号稳稳地连接在了一起。
记者在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看到,景海鹏先是顺利地打开飞船轨道舱前舱门,然后在刘旺、刘洋帮助下,进入直径为不到1米的对接通道,稍作停留后熟练地打开了天宫一号舱门。
这时,一个崭新的空间呈现在了航天员面前。
航天员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的动作,就像是在游泳,蓝色的舱内工作服使他们看上去宛若漂游在大海中的“蓝鲸”。
进入新“家”的3位航天员显得十分兴奋,失去重力的他们,相互扶持着在摄像机镜头前向收看电视直播的亿万观众挥手致意。
圆梦天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陈善广用“如梦如幻,如诗如画”评价3位航天员的表现。
“对航天员的真正考验,将是6天后的手动控制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如果能够顺利实施,意味着中国完全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表明我们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进行人员运送和物资补给的完整能力。”
在未来组合体“牵手”飞行的10多天里,3位航天员除返回飞船轨道舱就餐外,将在“天宫”中进行科学实验、技术试验、锻炼和休息。
作为建立空间站的关键技术,神舟八号于2011年11月成功完成与天宫一号的首次自动交会对接。“15立方米空间的天宫一号还只是航天员的临时住所,待到8年之后建造更大的空间站,中国航天员将会在太空中真正拥有长期居住的家园。”周建平说。载人交会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