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学提问:即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在接触新知识的过程中发现旧知识发生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为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确定思维方向,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的所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教师只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自学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自学能力肯定会迅速提高。同时,我们针对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较弱的特点,让低年级学生进行“仿学”提问,设计与例题相似的尝试题,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学习,最后“仿学”提问。例如在教小数乘法时,先组织学生说出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出示尝试题1.5×7,2.4×6让学生自己看书后完成,告诉同学们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结果,会做的和不会做的都在教师的鼓励下提出了不同的问题:老师,为什么在因数中扩大几倍,反而在积中又要缩小相同的倍数呢?还有的问:老师能不能把1.5×6 中的1.5扩大100倍或1000尽量让学生自己回答,不能回答的老师只能指导。这样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总结提问:即让学生在小结中提出问题,我们教师在常规的教学中,新课结束前都要让小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有了哪些收获,如果你再问一下:同学们你们刚才已经能用学习的新知识解决了许多问题,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千万要记住不要说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最好说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句话可以激励学生去思考和探索),我在教学中就用过这种方法,在教“小数的近似数时”,小结后让学生提出,一个学生问:老师我想给你出一个题,如果我量出一只小猫的体长是0.4m,同时要求用整数来表示,你该怎么做?我把这个问题大胆地让班上其他学生来解决,有的学生说不可能出这种题,有的说只有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写成1M,还有的说可以写成0.5m,甚至有个学生要坚持写成0m,原因是要严格按照课本要求,必须4舍。教里顿时热闹起来,我鼓励了所有学生的观点,激发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还有在上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提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能不能说成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也不变呢?比如4/4,这些问题老师们听了有时会觉得好笑,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把这些问看成是奇思妙想,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
2精心组织各种探究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在什么时候提出了问题,都离不了“探究”这一过程。那么,教师可以根据内容需要选择恰当的探究形式。一是独立探究,即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去发现,独立探究能使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加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如:
(1)操作: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种方法通常适合于几何图形的教学。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一课时,就采用了操作探究方法。(在黑板上画图讲解)——常规的推导方法是先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然后通过操作学生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时还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可以很轻松地根据拼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二倍来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也书本上的方法。而我们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发现了用一个三角形,通过拼剪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沿着三角形高的一半剪下和下一部分拼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沿高的一半剪下,把剪下的部分再沿高剪下成两个小直角三角形,分别和下部分拼在一起,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书上的不同的底×高的一半,而书上是面积的一半,结果是完全的一样的。这种探究性的操作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猜想:猜想也可以说是一种想象,它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数学问题大胆的想象,合理论证。这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进行探究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敢于猜想,才能促使他通过各种方式去验证自己猜想是否正确,激起对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学生在猜想过程中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这些都是正常现象,重要的是体现了学生参与了学习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这节廛时,教师出示了各种不同的分数,让学生猜想他们的大小,同学们猜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究竟是谁的对呢?就同学们
和老师们一起来探讨今天要学的知识,学完后你们一定会知道的,这种猜想是新课前的猜想。学生在做思考题时,也应该鼓励学生用到猜想的方法,通过论证找出答案。例如:有一个年龄问题的思考题是这样的:妈妈的年龄是小军年龄的4倍。爸爸的年龄是小军的4.2倍,小军的爸爸年龄比妈妈的年龄大2岁,问小军有多大年龄?有一个学生大胆地运用了猜想的方法,他猜想只有像5.10、15……这些数和4.2相乘才会得到一个的整数的年龄,就假设小军的年龄是5岁,那么爸爸是21岁,妈妈是20岁,爸爸只比妈妈大1岁,不符合条件要求,这种猜想不成立,再用假设小军10岁来验证,妈妈40岁,爸爸42岁,爸爸比妈妈大2岁。符合条件要求,最后确定为小军的年龄是10岁,这种做法虽然没有列方程4.2x -4x=2和(4.2-4)÷这么简单,但是,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是与守旧思想的一种挑战,我们教师千万不要把这种猜想误认为是逗和瞎猜,应鼓励他们去验证。
(3)交流合作:这种探究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但大多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我听过许多公开课,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讨论还不到3min,看看表就匆匆收场,目的是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以达到这节课的完美。这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一个具体表现,让学生讨论就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因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不一定都一样,只有在讨论的时候他们才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的形式的多样,可以是4人一小组,也可以是同位2人一小组,还可以更放开一点,下位找同学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到每一个小组进行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讨论是知识内化的重要过程,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低年级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教师的引导方法得当,培养小学生低年级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是有法可循的,是科学有效的。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是完全可能的
首先,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看,培养其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是可能的,因为六七岁的孩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第二,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学生在幼儿园是以开发右脑为主的,小学数学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开发左脑的作用,借助学前教育右脑的开发成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上实现右脑的开发是完全可能的,是有知识和能力准备的。
第三,当前小学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也为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创造了条件。
第四,数学的学科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适合探究性的学习。数学是科学探究的结果,应当主要采取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让学生在二次创造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还受到实实在在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因此说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是完全可能的。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正急切地呼唤着大批科技型人才的涌现。从小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从小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并保持和发展这种兴趣,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成为人格完善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做好必要的准备。
缺乏对低年级探究兴趣的培养,将会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个体和国家都有一定的危害。当前我们正在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根本,以创新为核心。不从小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就会失去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是有法可依的,而且是可行的
目前,国内外在培养学生探究兴趣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经过3个学期的实验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探究数学兴趣的6种方法,简称“养趣六法”。内容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培养情境趣);
2.表扬鼓励,树立榜样(培养情感趣);
3.引导学生抓住探究点,分层探究(培养学术趣);
4.设计神秘游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培养神秘趣);
5.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合作学习(培养生活趣);
6.让学生学会交流,展示成功(培养成功趣)。
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靠师生共同创设探究的情境,靠教师的引导、表扬和鼓励;最重要的是靠学生自己在探究的过程中悟道养趣。在具体运用养趣方法时,应注意法无单法(应综合使用),法无定法。总之,要综合地、辩证地使用“养趣六法”,方可收到实效。
???说清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