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政府信息公开的作用

2024-12-15 17:41:4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信息公开对应的是群众的知情权[3],同时,只有让公众充分行使其知情权和判断力, 才能不断增强社会的自治能力和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实践也证明,在疫情、灾情等重大突 发事件发生时,保持政府与公众、中央和地方之间信息的及时沟通,是对抗各种流言和避免 社会剧烈动荡的重要举措。政府应向公民披露信息,公民有权获得其所需要的政府信息,已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趋势, 一个社会性只有信息越公开, 社会性的自主能力和随能 力才会越高,社会性才会越稳定。 (二)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基本权力及约束公权力滥用有效方法 公权力滥用现象成因非常复杂,但其中有两条极其重要的原因:一是权力高度集中,缺少制 衡机制;二是权力的行使不透明、不公开,容易出现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没有充分的知情 权,公民就难于行使自己的基本权利。赋予公众获取信息的权利以及相应的获得救济权利, 从而使对政府机关权力的制衡机制更加丰富, 政府信息的充分公开是有效防止公权力滥用的 一剂良药。 信息的开放与披露是廉洁政府的保障, 有效抑制在传统行政方式中容易滋生的公 权力滥用现象。 (三)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营造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 政府只有主动公布其施政方针、 奋斗目标以及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相关信息并自觉接 受群众的监督,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也只有这样,政府才能了解群众的呼声,才能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 不仅有利于发展、强化民主政治, 保障公民的权利和维护公众的利益; 增加行政权力行使中的透明度, 有效遏制各类腐败现象, 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而提高行政效率、最终会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发展。 (四)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三个政府”的主要制度保障 目前正着力于“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 “服务政府”是政府建设的根本 宗旨,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居高临下的“官本位”态度,以服务于民、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 宗旨。 建设“责任政府” 体现了这样的理念:政府每作出一个决定, 就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设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公务人员权力的同时,必须设定相应的责任。过去利用 权力可以得到利益,而权利和责任往往分离。现在要求权力和责任一致,权力和利益必须相 分离。 “法治政府”要求规范政府行为,政府要依法办事。为了加快“三个政府”的建设, 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包括政府在内的 一切国家机关的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 人民对国家机关行使公权力的行为有权了解, 以行使 监督的权利。也就是说,从国家机关的权力来源上看,公众享有知情权是理所应当的。就上 海目前“三个政府”建设目标而言,政府信息公开是达成这个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
同学,你在考试吧?上面的,写重点就好,望采纳

回答2:

1、实现公民知情权。
  
  公民的知情权,又称为知的权利,知悉权、了解权。即公民对于国家的重要决策、政府的重要事务以及社会上当前发生的与普遍公民权利和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1945年美国AP通讯社专务理事肯特·库勃在一次演讲中,正式在政治学的范畴上提出了这个概念,知情权的英文名是“the right to know”。当时联邦政府内部蔓延着消极对待政务信息公开化,任意扩大保密权限的官僚主义倾向,库勃从政治的角度呼吁官方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并建议将公民的知情权推升为一项宪法权利[iii]。
  
  知情权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权”[iv],1946年联合国第一次大会通过的第59号决议,宣称信息自由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我国《宪法》第2条第1款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第27条第2款“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建议和意见,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第3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等,均是公民知情权受到宪法保护的体现。
  
  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电视、广播、电话、网络等等快捷而覆盖面广的传播媒体使得公民能够得到巨大部分他们想要的公共信息和生活资讯,但是这时的公民知情权是不完整的。作为社会人和国家的一部分,政府和党的信息恰恰是公民最需要及最迫切得到的,因为知情权不仅要求政府及时公布国家行政的大政方针和公务活动内容,还要求政府及时公布与公民利益有关的信息,使民众能及时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掌握政府信息是应该和必须的,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政府的义务。而单个公民作为弱势的一方,无法主动的掌握政府信息,因此,政府信息公开在实现公民知情权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有效应对危机事件,挽回政府形象。
  
  在危机处理中,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对危机处理的进程和最后结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公开化的应急方式,不仅有效避免了危机的扩散,还能有效挽救危机带给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危机的发生往往是政府平时治理不力的结果,政府公信力必然受到负面影响,但应对危机的方式则更加关涉民众心中对政府的最终评价,政府敢于公开危机信息,主动借助媒体,及时、真实地公开事实,让媒体在传播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不仅有利于危机事件的解决,而且有利于维护政府形象,有力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3、消除谣言,稳定社会秩序。
  
  谣言止于公开。公布信息非但不会引起社会恐慌,反而有利于平息紧张情绪、稳定社会,隐瞒事实反而会造成公众由于不知晓实际情况而更加猜测,同时各种传言、谣言飞速流行,导致人心惶惶,社会动荡,这是一种“群体极化现象”。政府在面对一些如灾难或公共安全的一些传言时,应该把来龙去脉告诉公众,这是透明的政府从保护每一个民众的角度应该做的,也是有效消除传言的最好方式。
  
  4、促进民主政治,实现公民的监督权利。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人员是社会公仆,民众只有真正有效地利用政府掌握的信息资源,才能对现行的制度和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提出意见、参与行政管理,从而促进政府民主制度和行为的改进,完善不足。
  
  5、制约权力滥用和腐败。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破除权力运行的隐蔽性,为治理权力滥用和腐败提供预防机制。“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政府信息公开将使整个行政系统透明公开,政府政策的决策和执行将完全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并且使得权力运行从隐蔽变成透明,无疑切断了权钱交易的链条,包括其交易背后的利益共谋渠道。
  
  6、调剂社会资源配置。
  
  政府不仅公布国家行政的大政方针和公务活动内容,还公布政府及时公布与公民利益有关的信息,民众根据自身情况自定规划,是一种社会调节的表现,众多行政管理信息、市场信息、服务信息、宏观决策信息等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应用。

望采纳

回答3:

1.保障公民知情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2.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