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听过类似于下面这种的言论。
“健身必练腿,练腿必深蹲。”
“引体向上是练背王牌,健身一定要练引体向上。”
“不做杠铃卧推,你的胸肌围度怎么起得来?”
这些话其实都指向了一个目的,就是有些动作,你非练不可,不练你就不合格。
事实是什么?上面这些动作的受伤覆盖率,比颈后下拉、颈后推举还要高。
因为,有些健身动作,并不适合你。
不适合你的生理结构
扪心自问一下,你有没有那种练了几年几月,感觉还是搞不定的动作?
肯定有,像这种动作其实你就没必要练了。
几年的工夫都没有搞定,再坚持下去大概率还是搞不定。
就有一个玩家这样问过我:
“练了好几年杠铃深蹲,每次做都不舒服,每次练完都腰疼,怎么纠正?”
我没有看过他的动作,但是我觉得没有纠正的必要了。
大概率来讲,可能就是因为他胫骨很长,同时踝关节柔韧性比较差。
这种练什么深蹲啊?这种人练浅蹲就好了,动作基本上不会有问题。
或者说,做那种双脚一前一后的箭步蹲、弓步蹲也都可以。
其它的动作,比如说下斜卧推、杠铃提拉,就不太适合肩峰空间较小的人。
假如你做这些动作肩关节砰砰响,长期如此那就不要做了。
下斜卧推做不了可以做屈臂撑,杠铃提拉做不了可以做绳索提拉。
多的是效果差不多的代替动作。
不适合你的健身水平
不同的健身水平,他适应的动作是不一样的,当然你也可以降低重量。
但是降低重量,不见得你就能适应过来。
我碰见过一个人,就是练深蹲,很轻的重量,还是感觉腰疼。
但是练哈克深蹲的话就不一样,重量很大,腰部不会疼。
这其实说明可能这个人的深蹲轨迹不够稳定,也就是核心力量不够强。
所以他更加适应固定轨迹的哈克深蹲。
一些人给他的建议是,加强自由深蹲,习惯了就好了。
道理是可以的,但是操作起来受伤几率是很高的,这人找我的最初目的其实就是:
“腰疼了很长时间,不知道什么原因。”
原因其实就是你练了太多你不擅长的动作,自由深蹲。
其实正确姿势是每次练腿练个两三次深蹲就够了,剩下的就练自己擅长的动作。
这样受伤几率和训练效果才会更好。
等你以后水平高了,你就可以练四五组深蹲,水平再高一点,就可以加重量了。
没有什么动作非练不可
之前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说自己杠铃卧推肩膀疼、动作什么的都没有什么问题,然后给我发了一段视频。
“要不然换动作吧,史密斯卧推或者哑铃卧推都可以。”
这家伙居然勃然大怒:
“练胸肌不练杠铃卧推怎么行?什么动作都可以不练,杠铃卧推绝不能少。”
我其实最早的时候也有这种想法,但后来我就不这么想了。
因为可替代的动作多的是,我做不了硬拉我可以做山羊挺身,我做不了深蹲可以做哈克深蹲,做不了卧推可以做史密斯卧推。
动作作用都不一样,但其实大同小异,很多人其实还没有达到针对“小异”的程度。
所以有些健身动作不适合我们,就不要强求,平时的主要训练内容,是我们擅长的动作。
而那些我们不擅长的动作,不要急于攻克,循序渐进。
有些健身动作好长时间都搞不定,这种动作其实是可以放弃了。
深蹲和硬拉并不见得一定要练习,有一些人就不适合跑步,我就不适合做,无氧的剧烈活动,如果身体不好一定要做一些有氧运动,不要给我们身体造成负担。
深蹲和硬拉当然要一起练了,这样练出来的效果是非常的好的,第1个就是举重的这个动作真的不适合,会觉得根本举不起来,而且还会拉上肌肉,第2个动作就是弹跳,弹跳锻炼你的腿部的力量,但是总感觉有抽筋儿。
是的。深蹲可以有效的锻炼到我们的腰部、腿部的。而硬拉可以锻炼到我们的臂力和腰部的,对于改善自己的体型,有非常好的效果。平板支撑动作、卷腹动作就不适合我,因为我自律性比较差。
我认为深蹲和硬拉不一定需要训练,因为每一个人需要健身的目的不同就会导致需要不同的训练项目。举重拉伸不一定适合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