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

2025-02-01 09:12:0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秦始皇吸取了战国时期设置官职的具体经验,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是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 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   郡设守、尉、监(监御史)。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辅佐郡守,并典兵事。郡监司监察。秦始皇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一郡。 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总结。此举受到秦始皇的赏识,遂将他释放,还提升为御史,命其“定书”,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 秦始皇规定货币分金和铜两种:黄金称上币,以镒(秦制20两为镒)为单位;铜钱万下币,统一为圆形方孔,以半两为单位。金币主要供皇帝赏赐,铜币才是主要的流通媒介。 秦始皇采取了两种统一货币的主要途径:一是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二是统一通行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 从公元前222年开始,秦始皇开始大幅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驰道并实行“车同轨”. 战国时期,各国车辆形制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定车宽以六尺为制,一车可通行全国。 端正风俗,建立起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 如上的统一性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古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第一次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

回答2:

灭六国后,南平百越,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巩固措施:政治: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2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3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经济:1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2 统一度量衡 3 统一 货币 4统一货币,修驰道 文化:1书同文,以小篆为标准字体(后来流行隶书) 2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3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规定教育由官府举办,严禁私学 实行愚民政策

回答3:

1.皇帝制度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3.地方上:郡县制
4.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例如殿最制)
5.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

回答4:

首创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官制;郡县制的实施。这些是巩固中央集权,而却是他本人实施的。
还有是商鞅变法的内容,要不要?

回答5:

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