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2025-01-02 13:11:5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落实教学理念的方案,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在实施数学新课程的今天,课堂教学设计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成为大家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虽然有不少教师能从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角度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但是对教材不甚理解,机械照搬教材的现象仍随处可见。研究发现,教师在看待教材,理解和把握教材合理地使用教材等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欠深刻 新教材的有些课例,初步反映了知识的形式过程,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并将学法、教法在教材之中。但是,不少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组织教学内容时,简单的、机械的照搬教材,只重视知识结果,而忽视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忽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使用教材时,拘泥于教材,甚至迷信教材 教材是载体,其落实新课标的具体体现,但教材的编写有其局限性,有时脱离学生实际。在使用教材时,教师是主体,教师应主动驾驭教材,、处理教材、组织教材。但有些教师对教材肓从,即使意识到它的不足,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奉守以本为本的信条。因此,对于一些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题材不作任何调查、修改、补充。备课仅仅是摘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 3、教学内容组织的开放性不够 一是学习材料过于单一、封闭,二是学生没有参与组织,选择学习材料的权力。学习材料均来自于课本、教参、教案集等,并由教师提供。很少联系生活实际由学生提供。 二、教学设计的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师生的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实现结论与过程、认知与情感、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因此,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整合性。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应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有机整合。在设计各个教学过程,应紧紧围绕目标,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双主性。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进行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也离不开教师,两者缺一不可。一份好的教案不仅应体现教师如何教,同时也应体现学生如何学,促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互动,情感互动和思维的碰撞,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开放性。教学设计从教学内容上,应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开放,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作重要的课程资源;从教学的过程上,应从单向的教师教,学生学向师生交往,互动开放。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从教学方法上,应从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开放;从练习的设计上应从答案唯一、解法唯一,向条件、问题、算法和结果的开放,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实效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实效。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定,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等都必须注重实效,摒弃与实现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方法和形式,扎实地提高学生素质。 5、创造性。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劳动。传统的教学设计忽略了课堂变化这一基本事实、扼杀了教学的创造性。新课程使教师灵活发挥的空间增大,例如新教材的综合性及弹性加大,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资源的丰富,都是教师提高了一个创造性发挥的空间。因此教师撰写教学设计的过程,应成为对教学的理解和创造的过程。 6、反思性。教学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动态过程。作为教学设计不仅是上课前的构思,而且在上课后应不断地反思和补充、完善,使教学设计展现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融会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完善于教学之后的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思考之中。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课堂教学设计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反映着教师教学的轨迹。在新的课改实验中,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构、学习方式和师生角色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无疑教学设计应与时俱进。其主要策略是: 1、 深入了解学生,找准起点能力 所谓起点能力,就是学习者对从事特定学科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数学课程标准立足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学习的准备状态,往往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尚未涉及的数学知识,学生已经了解甚至知道的清清楚楚了。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时钟的认识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教学的真实起点,顺着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教学。为此,教师在备课中应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么样?(2)哪些数学知识,学生已具备了生活经验,哪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3)哪些数学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引导?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在新情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依据教材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数学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有的教材已经注意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应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使新的知识有序列、有层次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而且教材对整个教学过程也已作了大体的设计,其过程隐含着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只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让课本中的例题、文字说明和结论等书面的东西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 例如《加法交换律》一课,教材安排的内容及大致程序如下:①准备题 27+73 73+27 58+37 37+58 你发现每组两题的得数有什么关系?;②例题,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有467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 ③观察下列题目,在○里填上>、<或=,28+30○30+28 207+131○131+207 54+1049 ○1049+54 ; ④从上面的算式中可以发现如下规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⑤试一试;⑥练一练。这样的课教师可通过准备题和例题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对材料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作出大胆的猜想,然后通过让学生做一做,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之后由学生自己讨论、归纳出加法交换律。最后是应用规律进行相关的练习。这样的内容组织,从感知到猜想、验证、总结、应用这一过程本身即蕴涵了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学生得到就不仅仅是加法交换律这一结论性的知识。 教材不是完美无缺的。有的教学内容侧重于数学知识的传授和积累,侧重于数学技能的训练,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有的教学内容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也不能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当然也就很难反映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还有的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对于这样的教材,教师绝不能照搬照套,不要被它所提供的材料和组织程序束缚住手脚,而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航向”,主动驾驭教材。教师需要通过学习材料的重组,以生动的、丰富的、有层次的学习材料,创设既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寓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于“教者有意,学者无心”之中。 例如我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教材安排的例题是“食堂原来有50袋粮食,吃了4天,每天吃8袋,还剩多少袋?”这种人为编造的题材,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自然没什么兴趣,也谈不上什么应用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