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理论上,只有周天子才有资格叫“王”;而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公”是“王”以下的最高爵号。
2、春秋战国时期前期,虽然诸侯实力不断扩大,但是还是只有周天子称“王”,齐桓公、晋文公虽然先后称王,但爵位上还是自称“公”;公元前741年,楚厉王去世,楚武王杀其兄楚厉王之子,自立为君。自此,各诸侯纷纷将自身爵位抬至“王”,不顾周天子的权威。
3、“公”和“王”原本就是身份地位高低的不同。但随着诸侯地位的提升,特别是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战国,两者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诸“公”对“王”已无尊敬,自封爵位,封爵制如同虚设。
五等封爵制虽然分为五种爵位,但是在周天子与各诸侯之间,还是以“公”与“王”为主。
(史籍记载:《左传》桓公二年至庄公十八年、《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春秋战国其实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百度百科——王
百度百科——公
百度百科——楚武王
百度百科——春秋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