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到星星,但谁能看清星星长啥样?人眼有分辨极限,一般超过几百米物体反射的光就十分微弱,物体就显得非常暗,暗到看不见,而天上的星星很明显是非常亮的。
人的眼睛看东西从来不是远近,而是明暗。大白天近在咫尺的东西一目了然,可大半夜月暗星稀的时候,眼皮子底下的东西也未必看得见。从生理构成上看,人眼睛由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组成,角膜和晶状体就是透明的折光结构,可以将光线折射聚集起来投射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的构造十分重要,其中分布着感受强光和暗光的视杆细胞、视锥细胞。
它们的作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大脑可以解析的电化学信号,光越强视网膜能转换的电化学信号也就越强,能在大脑视觉中枢中形成的视觉就越强烈、对比越是鲜明。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光线进入眼睛,而物体的反射一部分是漫反射,漫反射的意思就是光跑得到处都是,离得越远眼睛可收到的光线越少,那么人眼睛中形成的物象就越模糊、相对也更暗。
而星星不一样,它们虽然远,但是它们十分明亮,都是一颗颗的恒星,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光和热,只是距离地球很远,所以目视星星很小,而且亮度也不是特别的高,但就像物体漫反射一样,星星的光也是向四面八方的,而越过漫漫星河绝大多数的光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能到达地球的光都是向着地球来的,相对比较聚集,也就能在人的眼睛中形成比较明亮的像,但是人的眼睛绝对看不出星星长啥样,太阳导致离得近,可人眼也很难看到太阳表面稍小范围的黑子,它们被太阳强烈的光隐匿在了背景之下。
其实现代的望远镜也是像人眼睛的原理,不在于看得远,而是能看到多么暗的天体,因此需要尽可能增加光学镜片的口径,以此才能聚焦足够多的光,看到更暗的天体。不过一定程度上暗也就意味着远, 因为远恒星发射的光在穿越星河的时候损耗的就越多,不光是光学望远镜是这样,射电望远镜也是这样,射电望远镜是捕捉可见光之外的某些频段的射电信号(电磁波),对于辐射电磁波较弱的天体越是难观测,所以射电望远镜观测的对象也还都是源头比较强烈的射电辐射源。
因为天上的星星的光线能够传播到地球,而人类的眼睛也能够接收到星星的光线,所以能看到天上的星星。
因为天上的星星实际上非常大,因此即使距离非常遥远,人的眼睛也可以看到。
因为天上的星星其实有的是恒星,体积是很大的,在整个天空上,看着跟几百米远处景物大小差不多,是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