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理解每个人都渴望更彻底地了解自己,改变自己,可是这种对号入座式的理解实在是过于广泛,而且其中还包含着许多对于依恋理论和原生家庭的误解。
关于原生家庭的几个误解
随着心理知识的普及,原生家庭的概念被传播的越来越远,以及许多关于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一个人性格养成方面的文章也越来越为人所熟知。
其中,最广为认知的莫过于依恋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在婴幼儿时期与自己的主要照顾人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影响我们的人格的形成,也会对成年后的我们的潜意识深处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依恋理论将人的依恋方式分为四种: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和紊乱型。
许多人很自然的对号入座将自己归类为焦虑型或者回避型,这两种类型的产生都和再去在原生家庭中的创伤性体验有关。

焦虑型的人在人际关系中会体验到焦虑和依赖,他们有比较强的占有欲,同时表现为缺乏自信,过度关注对方对自己的看法。
而回避型的人格则比较强调独立和个人空间,压抑自己的情感,用疏远和回避来处理关系中的问题。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对号入座了?
我猜,大部分人看到这里都会像聊天聊起星座时一样,开始将自己代入其中,给自己下定论贴标签,这种事情自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
我们可以理解大家想要更彻底了解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情,可是这种对号入座式的理解过于空洞,大家简单地将自己代入于某一个标签中,不仅不能带来客观的自我认知,还反而会陷入「道理我都懂,但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样子的窘境当中。
要想改变自己的依恋心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独立起来,无论做任何事情,或是是做什么都要让自己加强自己的那个定义和自己的?嗯,强入自信心,这样的话我觉得你才会有更好的。前途和发展。
试着每一件事都独立完成,从小事做起。慢慢的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就是凡事靠自己,从不会想着去依恋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