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的作用
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经常施用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维持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二、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土壤有机质、碳酸钙和多糖类物质对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有良好作用。施用有机肥比施用厩肥更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尤其是能产生较多的五碳糖、六碳糖和多糖。这特别有利于水稳性团粒的形成,如使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粒明显增加。
三、提供养分。
有机肥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有机肥的使用能明显提高耕层土壤中养分,尤其是钾的含量。1995年农业部对全国12个省份耕地的调查,耕地中磷含量较之1990年以前有所增加,而缺钾和缺微量元素的耕地面积却有所扩大,因此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有利于部分归还土壤钾素。
四、调节土壤的氮素供应。
微生物在分解C/N大的秸秆初期,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组成自身的体细胞,导致土壤氮素的生物固定,起到了暂时保存氮素的作用。当微生物死亡后,这部分氮又分解释放。此外,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中的能源物质,也有利于生物固氮,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可达30%左右,相关资料显示,每氧化1.0g碳素释放的能量,可供固氮微生物固定10~40mg氮素的需要。
五、提高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活性。
施用有机肥后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加,距离施有机肥处近的土壤尤为明显,这对加速有机态养分的释放,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有良好的作用。此外,有机肥还能减少某些作物的病害。
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施用所显示的优点还包括:
1、营养平衡,促进作物生长,增产明显,肥效高;
2、改善农产品品质;
3、抑制病原菌,减轻病虫害;
4、疏松、改良土壤,减少土壤中硝酸盐的污染;
5、增加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增强作物抗旱及抗倒伏能力;
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机肥含有多种养分,但相对含量低,释放慢,而化肥的单位养分含量高、成分少、释放快。二者合理应用,相辅相成,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也有促进土壤和化肥中矿物质养分的溶解。有机肥和化肥相互促进,有利于作物吸收和肥料利用率
改良土壤,培肥土壤,有机肥施入土壤后,有机质能改良土壤的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强土壤保持和提供肥料和缓冲的能力,并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提高抗旱耐涝能力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可以增强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在干旱条件下,能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施用有机肥后,还能改良土壤空隙,使土壤疏松,改良根系生态环境,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提高作物的耐涝性。
增产提质,有机肥中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为农作物提供了营养,有机肥腐解后,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能量和养分,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
减少环境污染,有机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如不及时处理会传播病菌,使地下水中氨态、硝态和可溶性有机氮浓度增加,地表和地下水富营养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因此,合理使用这些有机肥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1.固氮菌对土壤酸碱度反应敏感,其最适宜ph为7.4~7.6,酸性土壤上施用固氮菌肥时,应配合施用石灰以提高固氮效率。过酸、过碱的肥料或有杀菌作用的农药,都不宜与固氮菌肥混施,以免发生强烈的抑制。
2.固氮菌对提高土壤湿度要求较高,当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5%~40%时才开始生长,60%~70%时生长最好。因此,施用固氮菌肥时要注意土壤水分条件。
3.固氮菌是中温性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低于10℃或高于40℃时,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因此,固氮菌肥要保存于阴凉处,并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严防暴晒。
4.固氮菌只有在碳水化合物丰富而又缺少化合态氮的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固氮作用。土壤中碳氮比低于40~70:1时,固氮作用迅速停止。土壤中适宜的碳氮比是固氮菌发展成优势菌种、固定氮素最重要的条件。因此,固氮菌最好施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上,或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
5.土壤中施用大量氮肥后,应隔10d左右再施固氮菌肥,否则会降低固氮菌的固氮能力。但固氮菌剂与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则能促进固氮菌的活性,特别是在贫瘠的土壤上。
6.固氮菌肥适用于各种作物,特别是对禾本科作物和蔬菜中的叶菜类效果明显。固氮菌肥一般用作拌种,随拌随播,随即覆土,以避免阳光直射。也可蘸秧根或作基肥施在蔬菜苗床上,或与棉花盖种肥混施。也可追施于作物根部,或结合灌溉追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