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EGEL VARIATIONS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PIRIT怎么样

2025-01-24 07:13: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最近又把《黑格尔的变奏》重新看了一遍,认真地写一篇评论如下,也算是自己学习《精神现象学》的阶段性小结。 1、 翻译成问题 这本书的翻译很成问题,译文令人困惑,许多关键词为新造,没有沿用旧译,比如黑格尔辩证法著名的“正、反、合”,译者译为“论点、对立、综合”;费希特著名的“设定”(setzen),译者译为“假定”。其他可以商榷的译法有“义务”译为“责任”;“实在”译为“实际存在”;“正义”译为“正确”;“映象”译为“反映”等等。也有译文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如die Sache selbst ,这个词商务印书馆版的《精神现象学》中译为“纯粹的事情”,作者在几处分别译为“手边的东西”、“手边物质”、“手边事物”和“手上的东西”(按照晓芒弟子北山的说法是这词应译为“事情本身”)。黑格尔本来以晦涩著称,詹姆逊又比较后现代风格,加上如此让人担忧的翻译,这书看起来实在是一个令人崩溃的旅程。最难受的是书中所有引用《精神现象学》大段原文都与商务印书馆版的《精神现象学》的译文差异很大,还没有页码对照,让人怎么看得下去?所以,我在后面把本书对《精神现象学》引用的大段译文与商务印书馆版的《精神现象学》中的译文做了页码对照,以便喜爱黑格尔的同好阅读。 上面说了这些不是要贬低译者,以显示我的高明,因为找出一本书几个文字和表面上的毛病是容易的,并不能显示出找的人有多大学问,一本书的灵魂在于它的学理或说内容,而这正是常被忽略的,人们习惯于聚焦于外貌忽视了内在的美。况且,译者在后记中对本书翻译的仓促和对黑格尔的不熟悉都有非常诚恳的交待,我必须要向他表示我的敬意,明知“译事难”,却知难而进,把这样一本个性鲜明的书带给我们。 2、 结构中显示的作者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重心的看法 本书的章节设立上有意对应《精神现象学》,十一章结构对照于除了序言和导论的《精神现象学》的八章结构。其中明显的本书的第六章“行动的伦理(自身的问题)”对应于《精神现象学》的第四章“自我意识”,第八章“集体精神(《安提戈涅》,或一分为二)”对应于《精神现象学》的第六章“精神”。 可值得注意的是詹姆逊在“精神”前加上了集体两字使其变为 “集体精神”,还加上了括号注释(《安提戈涅》,或一分为二),我试着表达一下我的理解: 詹姆逊在第二章就说:“精神等同于集体性”、“在黑格尔的作品里,精神一词总是表示集体性”。 (想想看,第一章“结束”如果看成序言的话,这就等于开宗明义了),而且在这本十万多字的小书中,詹姆逊反复多次强调这个话题:精神=集体性。可是如果到这大家觉得以詹姆逊的后马克思主义者身份这样说很正常,我们就明白了的话,那么又加上(《安提戈涅》,或一分为二)的副标题是怎么回事? 《安提戈涅》是一个隐喻多维的故事。值得一提是《安提戈涅》中的一段台词: 克瑞翁:你真敢违背法令吗? 安提戈涅:我敢,因为向我宣布这法令的不是宙斯,那和下界神同住的正义之神也没有为凡人制定这样的法令,我不认为一个凡人下—道命令就能废除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律条,它的存在不限于今日和昨日,而是永久的,也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如果我在应活的岁月之前死去,我认为是件好事,因为像我这样在无穷尽的灾难中过日子的人死了,岂不是得到了好处? 普通的现代解读可能把它看作以自然法对抗恶法并最终胜利的故事。安提戈涅代表了个体的神圣,而国王克瑞翁代表了僭越天条的世俗力量。哲学中有更多的读法,比如,认识论的读法:安提戈涅怎么知道克瑞翁的法令就不是天神的法令? 如果《安提戈涅》是一则个人对抗集体的例子,安提戈涅代表了个人一方的话,那么詹姆逊的意思是说《精神现象学》的第六章“精神”中有一种个人与集体的一分为二的分裂,而詹姆逊把集体精神的位置放在《安提戈涅》(个人)的前面。所以詹姆逊认为《精神现象学》的第六章“精神”是全书的重心。 3、 音乐的比拟 重心就是主题。变奏曲是一个寻找主题的过程,就像《哥德堡变奏曲》,从主题开始最后归于主题。在第二章的末尾,詹姆逊引用阿多诺的话说:“变奏只是给主题素材贴上面具….但是音乐在不断变化中保持它的主题的同一性。”詹姆逊的视野离不开向心性。他没有看到另一种音乐形式:赋格曲。 “变奏”一词,原义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 “赋格”一词,原词为“遁走”之意,赋格曲建立在模仿的对位基础上,体现为多主题的追逐。 在我看来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更像一首赋格曲。一个主题是自我意识,另一个是精神。 4、 界线问题 如果是赋格曲就需要至少另一个主题。《精神现象学》的另一个主题是自我意识。有人会问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一会说:自我意识就是欲望,一会又说:理性是自我意识,最后还说:精神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不是相当于和弦?而不是什么主题。或者另一种可能是理性和欲望才是另外的两个主题? 詹姆逊沿袭许多西方哲学家的看法,将《精神现象学》的第六章“精神”作为分野和界线,其前面偏重于内,其后偏重于外,或者说前面说了个人的事,后面说了国家的事。这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看法。却面临一个极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不是说一本书不应该是内容分裂的,这个挑战也不是说詹姆逊的观点“精神=集体性是”不对的,这个挑战是:如果以“精神”为界,就无法解释“神性的自我意识”、“制度的自我意识”、“精神的自我意识”这样奇怪的黑格尔术语,也无法解释“绝对精神”,最后“自由”的概念无处容身,而论述《精神现象学》却无视“自由”的概念,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冒险。 詹姆逊至少应该说明集体性为什么不是没有大脑的羊群心理,但书中却没有看到。所以我们不知道詹姆逊的集体性是由自由制度下的舆论代表的,还是由某个阶层观点代表的,或者是来自于某种远古的神秘的种族意思。詹姆逊也应从历史主义的角度,为大规模的集体主义人类实验的失败给出辩护,但是这方面好像也附之阙如。詹姆逊还需要解释他的集体性如何达到黑格尔的精神的自足。不知詹姆逊为何没有看到集体性的大脑最后仍然长在某个人的头上。也许就像詹姆逊在本书第10章所暗示的那样,集体性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总体性,于是詹姆逊将自己所喜爱的总体性和黑格尔的精神画上等号。于是,大而无当的总体性取消了精神的进程和矛盾,归于死寂。其论证过程表现出一种奇怪的偏执:1、Vorstellung图像-思维这个概念蕴涵有一种动态进程,2、可以理解为再现,3、有一种对立的统一,4、归根到底是总体性。詹姆逊的集体性和总体性近于黑格尔的普遍性,但是在黑格尔那里普遍性并没有凌驾于个体性之上的地位。 詹姆逊认为《精神现象学》的第六章“精神”是全书的最重要的重心,所以他忽视了《精神现象学》的第四章“自我意识”,他论述《精神现象学》的第四章“自我意识”的本书第六章“行动的伦理(自身的问题)”的关注点也不在“自我意识”,而是在第四章的次主题“主奴辩证法”上。詹姆逊只看见黑格尔说“欲望的本质是一个异于自我意识的他者”,而没注意黑格尔接下来说“自我意识只有通过另一个自我意识才得到满足。”在这里,“另一个自我意识”相对于“这一个自我意识”是他者,但是,首先都是“自我意识”,所以最初的主人在奴隶身上找不到满足。詹姆逊强调“自我意识只有通过外在化才能达成。”而忽视了黑格尔所说的“在普遍性和个别性之间”“无限的中项是自我意识,”而且“自我意识是一种过程。”(其实我觉得黑格尔所说的他者大部分是拉康意义上的“小他者” ,就像他在《精神现象学》导论里所说:他者是“尺度”。所以,当黑格尔说“我们是我,我是我们”时,那个“我们”只是成为了“尺度”的他者,而不是作为对象的自在,或用个俗词说“客观”,或者像詹姆逊的集体性。)出于同样的原因整本书忽视了自由问题,因为没有自我意识就不可能解释自由,也分不清任性的自由和理性的自由。也搞不清现代的政治自由要保护的是那种自由。 我认为《精神现象学》的分界是第四章“自我意识”,而詹姆逊误会为内外之分而其实只是内在之分的分裂正是在这一章中发韧的,自我意识本身就“一分为二”。詹姆逊看到了黑格尔有某种分裂,却误以为那是指个人和集体的分裂,表面上似乎如此,其实黑格尔最深的奥秘是个人的内部的分裂,后世的哲学家中有拉康、德里达等人看得很清楚。 5、 界限问题 大致浏览一遍后总结出一句话:以康德的视角看黑格尔。再确切的说:界限问题。 所谓界限问题不是阶级斗争的划界,尽管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也涉及阶级斗争,詹姆逊在这本书了也提到了这个,但我想詹姆逊这本书的主题不是这个。我说的界限问题,也是黑格尔的界限问题是:人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理性或动员自己的全部能力来超越自己,达到康德的物自体境界。这个问题对康德来说答案是确定的和否定的。对黑格尔来说,答案却是不确定的。但按照一般的理解,黑格尔是认为人是可以超越这个界限的,黑格尔以矛盾的包容性和否定的动态性超越康德的二元论,绝对精神包含着一种勇往直前的自由。可詹姆逊的看法可能是:不一定!詹姆逊在书的最后说(p105):“永远不可能真正遇到那种‘非我’,不可能与根本的他性面对面。”他的意思是否是:黑格尔努力一大气,仍然在拉康的象征域,不是真实域。或者用一句俗话说:人只能看到他愿意看到的东西。“于是我们搜索整个世界和外部空间,最终只触及我们自己。”詹姆逊这样说不是对黑格尔的认同,而是以讽刺的口吻来描述黑格尔式的一元论。这也就是黑格尔被称为“客观唯心主义”的唯心部分,而詹姆逊所要强调的是黑格尔的“客观”那一部分,詹姆逊称之为“集体性”。 詹姆逊忠于黑格尔么?我不得不说他的变奏有些离谱!他完全忽视了黑格尔在序言中所说的“实体要规定为主体”的基调。一言以蔽之:整本书泛着一股“后马”的味道。尽管作者想努力呈现黑格尔的异质性,但他呈现出的却是并不那么异质的集体性,尤其对中国而言,集体性不过是老生常谈,虽然在我看来中国人谈论了千百遍的集体性中仍有太多问题模糊不清,而以集体性来看黑格尔,既看不清集体性也看不清黑格尔。 黑格尔尝自言是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詹姆逊取一隅而专之,却终不见其明。 黑格尔的异质性在于他从来没有设定一个基点来解释一切,如果“一切”这词对他而言是奢侈的话,所有我们自以为能够锚定的概念,我们以为我们已经抓住了的黑格尔的小尾巴,在黑格尔那里其实都被否定和抛弃过,于是他最终呈现出的是一张网,有人厌恶他的这种体系化,认为是故弄玄虚。不过面对这张网,我实在不能说什么是黑格尔的最终立足之地,哪怕是“否定性”,哪怕是他自己称之为“绝对”的东西,那张网看起来像一个盗梦空间,虚虚实实。 书中有《精神现象学》原文的页码 商务印书馆版《精神现象学》的页码 第11页 下卷第4页 第31页 下卷第55页 第33页 上卷第66页 第34页 上卷第112页 第37页 下卷第163页 第43页 上卷第71页 第46页 上卷第129页 第47页 上卷第130页 第50页 上卷第265页 第51页 上卷第271页 第52页 上卷第161页 第53页 上卷第278页 第55页 下卷第129页 第56页第一段 上卷第244页 第56页第二段 上卷第249页 第59页 上卷第148页 第65页 下卷第5页 第75页 下卷第84页 第78页 下卷第121页 第88页 下卷第97页 第97页 下卷第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