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地名是依据兰州城群山将环抱,固若金汤,因此取“金城汤池”的典故,命名为金城,喻其坚固。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杨坚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扩展资料: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地。
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把建设兰州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并于2020年将兰州发展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大都市。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兰州
百度百科-金城
古时兰州之所以被命名为金城是取自“固若金汤,不可攻也”这一美好寓意。原本分为多个诸侯国的天下在秦始皇手中归于统一之后被划分为了三十六郡,其中兰州这一地方归属于陇西郡。待汉朝取代秦朝统治之后,因为承袭秦制的缘故,兰州的归属并未发生改变。不过等到了汉昭帝时期兰州除了被改为天水郡管辖,汉昭帝还在此处设置了“金城县”。这便是金城这一别称的起源。
汉昭帝之所以将古时兰州命名为金城,其实并无明确记载。不过基于兰州的地理位置,很多人认为如此命名的用意在于希望这座城池能够“固若金汤,不可攻也”。汉朝建立之后匈奴的存在便一直是汉朝的心腹大患,汉朝多位君王都曾为如何解决这一安全隐患而苦恼不已。汉武帝在位期间霍去病就曾奉命攻伐匈奴,之后霍去病曾率军在兰州设防驻军。
霍去病之所以选择在兰州驻军,自是因为此地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兰州西边是河湟,北边是朔方,此外它还连接着平凉与西域。由此可以看出,兰州对于中原政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座堡垒,所以轻易不可丢失。也真是因为如此,汉昭帝才希冀这里能够“固若金汤,不可攻也”,故而将此地取名为“金城”。
汉昭帝先是将兰州设为“金城县”,后又将它升级为“金城郡”。金城郡这个名字一直使用至西晋时期,待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金城郡便被改名为现如今大家所熟悉的兰州。之所以改名兰州则是因为这座城池境内有一座皋兰山。不过兰州这个名字很快就被隋炀帝给改回了金城郡,之后兰州这块地方的名字就时常在“金城郡”与“兰州”这两个名字之间来回变化。
霍去病派人筑金城 兰州境内最早设立的行政建制是榆中县,其次是西汉金城县。汉金城县设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这一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过黄河,千里奔袭河西走廊的匈奴,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 霍去病出击匈奴后返回的路上,派大行李息(大行为礼宾官,汉初称之为典客)在黄河南岸今西固城一带修筑城堡,设置了金城县(位置在今天兰州西固区陈官营一带)。金城县是从榆中县分出的,西汉中央政府将原榆中县分为勇士县和金城两县,勇士县县治在今定西口一带,金城县县治则在兰州市西固城附近。这是金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据记载,自1956年至1987年在西固发掘了30多座汉墓,仅从深沟桥至河口一带,发掘出汉墓或汉墓群达9处之多,其中西固川南部和靠南山脚下就有8处。这符合汉代墓葬区设在城外不远处的规律,可作为汉金城县在今西固城附近的旁证。 “金城”有三种说法 关于金城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有人曾经总结过,大概有三种:其一,掘地得金之说,传说当初人们“筑城时掘地得金”故有金城之说;其二,地势险要之说,金城自古为战略要地,是通往河西走廊和青海的咽喉,由于这里一面为河,一面为山,地势险要,人们由地势险要固若金汤之意而取名“金城”;其三,兰州在京城长安的西面,从五行方位来说,西方属金,所以命名金城。 汉金城县军事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一把控制黄河渡口的铁锁。从这里渡过黄河后,西北取道永登可达河西走廊,直抵西域;西南沿湟水而上,可抵青藏高原;南面越南山,可达今临夏州和临洮及关中地区。 随着形势的发展,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设金城郡,郡治允吾(今青海民和)。金城郡由天水、陇西、张掖三郡分别取两个县组成,属凉州刺史部管辖。 西域咽喉金城关 金城关是西北最有名的关城之一。有记载说它建于汉代,而《元和郡县图志》则说它是在隋开皇十八年由金城津改建而成。专家认为,金城津初时关址在今西固沙井驿大桥附近,至北周武帝时,移至今兰州市黄河北岸中山铁桥西约1公里处的金山寺西山腰处,一直使用到上个世纪中叶。 “倚岩百丈峙雄关,西域咽喉在此间。”金城关北倚高山,南临大河是沟通中原和西域的要道。山与河之间,仅容一辆车通过。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对于金城关历代都有修葺,其中规模比较大的两次在明代。当时人们拓展了金城关的外围,修筑垛口,并且在城内还修建了真武殿。三十多年后,又将关城扩展到了黄河边上,为了防止敌人火攻,在门上还修建了注水孔。 雄险的金城关,可以凭关固守,使黄河以西、以北的少数民族望而却步。 黄河四大古渡之一的金城渡 兰州是丝路重镇,黄河穿城而过,这就注定兰州是渡口众多的城市。在兰州众多渡口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金城渡。 金城渡是今天西固区境内的黄河上众多渡口的总称。它涵盖了从今天的兰州西固八盘峡到钟家河沿线的各个渡口,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渡口群。人们把金城渡和芮城风陵渡、河套的君子渡、靖远的阴口被人们称做黄河四大古渡。 金城渡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金城渡的一个重要渡口青石津,千百年来这里就是金戈铁马的征战地。《兰州府志》记载:西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赵充国曾率万余名骑兵,由此过黄河,出击羌人。历史长河也和黄河一样,后浪推前浪。人们知道赵充国是从这条路上走过的,其他的人早已被时间所湮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