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连书信也有各种各样的称呼。
(一)启始
惠书敬悉,甚以为慰。
顷接大示,如见故人。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近屡奉笺,至感厚谊深情。
接获手书,情意拳拳,至不欢愉。
数奉手书,热情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
捧读知已惠书,音容笑颜,历历在目。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
(二)思念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睽违日久,拳念殷殊。
分手甚久,别来无恙。
故园念切,梦寐神驰。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近况如何,甚念。
鸿雁传来,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相距甚远,不能聚首,转寄文墨,时通消息。
别亦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
奉读惠书,宛如天外飞来,回首往事,不啻依稀如昨。
长怀盛德,聊吐愚衷,谨凭鸿雁之传,伫望白云之信。
(三)饮佩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久钦鸿才,时怀渴谒。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久慕英才,拜谒如渴。
顷读诲语,如闻金玉良言,茅塞顿开。
谨蒙诲教,疑或冰释,胜似春风甘霖灌顶。
恩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泰山北斗,谁不思慕。
蒙惠书并赐佳作,浩如河汉,理至还必须真,拜服之至。嗣后如有所见,或有新作,望莫遗愚友之驽,尚请随时见示为盼。
先生德高望重,文才武略,贯古今之论,晓中外之文,下风引领,敢下拜嘉。
(四)问病
闻君欠安,甚为悬念。
顷闻您卧榻数日,心甚系念。
闻君甚念,无奈事务缠身,未能前来请安,恳请慎疾自爱。
知尊恙复发,恳祈暂停公务,苓参进,调养莫误,甚念甚念。
尊恙已大愈否?贵体新全,望珍摄自重,衣餐增适,动定咸宜。诸唯珍重,皮之不存,毛岂附焉,来日方长,亟望珍重。
尊恙愈否,念念。
欣闻贵体康复,至为慰藉。
重病新愈,望调养有序,节劳为盼。
闻君抱恙,不胜悬念,特函问候,祝早日康复。
(五)时令问候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莺歌,想必神采奕奕。
炎暑日蒸,千万珍重。
盛暑之后,继以炎秋,务望尚自珍为盼。
秋色宜人,望养志和神。
秋风萧萧,至祈摄卫。
日来寒威愈烈火,伏维福躬无恙。
寒风苦雨,恳请厚自珍爱。
近闻贵地大风暴雨,家居安否,念念。
朔风突起,寒潮逼至,想寓中均安?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文,如传统的书信、名片、柬贴、启事、题诗题词、对对联等,现代的如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等。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这些简单快捷的交流工具遍布全球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情愿使用书信来互通信息。但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书信的格式变得多种多样,不在拘泥于原有经典格式,有些甚至没有对象,即没有受体的说教议论性书信。
(一)启始:惠书敬悉,甚以为慰。顷接大示,如见故人。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二)思念:别后月余,殊深驰系。睽违日久,拳念殷殊。分手甚久,别来无恙。
(三)饮佩:大示拜读,心折殊深。久钦鸿才,时怀渴谒。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四)问病:闻君欠安,甚为悬念。顷闻您卧榻数日,心甚系念。
(五)时令问候:春寒料峭,善自珍重。阳春三月,燕语莺歌,想必神采奕奕。
(六)祝贺:顷闻嘉讯,再祝鸿猷大展,万里鹏程。贺新婚,祝寿,贺生儿女。
(七)致谢:大示诵悉,深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
(八)致歉:惠书敬悉,甚感盛情,迟复为歉。奉读惠书,久未作复,罪甚罪甚。
(九)拜托:冒味唐突干请,惟望幸许。拜托之处,乞费神代办,不胜感荷。
(十)致哀:惊闻××作古,家失栋材,悲痛万分。尊×猝去,深致哀悼,尚望节哀顺变。
(十一)赠物:奉呈薄资,尚望笑纳为幸。
(十二)请教:风雨同舟,愿闻明教。倘蒙见教,没齿不忘,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倘承不吝赐教家,幸甚幸甚。
(十三)商讨:愚直之言,尚祈嘉纳。蒙雅爱,沥胆直谏。叨称至好,故敢缄阻,草沥数行,请鉴纳。
(十四)结束:匆此先复,余容后禀。铁此布臆,余容续陈。临书仓促,不尽欲言。
中国书信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尺素”、“雁足”、“鸾笺”、“鸿雁”、“鲤鱼”皆是古人对书信的别称。古人写信,格式严谨,讲究礼仪,开头、结尾处尤甚,启始:惠书敬悉,甚以为慰。顷接大示,如见故人。久不通函,至以为念。显得很委婉。
结束
匆此先复,余容后禀。
铁此布臆,余容续陈。
临书仓促,不尽欲言。
日来事冗,恕不多叙。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驰函寓意,伫望示复。
匆此草就,不成文进,原宥是幸。
忙中即书,言不由衷,不足之处,恕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