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观世音菩萨,梵语(Avalokiteś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译为「观世音」,玄奘译为「观自在」,中国通用的则为罗什的旧译。传唐朝时因避讳李世民,而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但照梵文原义,梵语“阿缚卢枳帝湿伐逻”(Avalokiteśvara)。Avalokita意为观,自在,梵文为伊醯伐罗(iśvara),意为来生所见之主,故玄奘译为观自在菩萨。但清凉澄观法师指出在梵文古本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名称。1927年新疆出土的古抄本中,以Avalokitasvara为观音菩萨的名称,证实了他的说法。娑伐罗(svara),意思为声音,Avalokitasvara可意译为观音,鸠摩罗什出生在西域地区,所见的应该就是这个版本。由此,“观音菩萨”也并非是因为避讳而出现的名词。根据宋代玄应的说法,这可能是来自于不同地区方言所导致的。
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
在佛教中,观世音菩萨现在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在过去无量劫前曾经有佛,号“观世音佛”,菩萨为其弟子,由彼佛授其名亦为“观世音”。又在於过去无量劫中,菩萨已究竟成佛,名号“正法明如来”,释迦牟尼佛亦曾经是他的弟子。由于他的大悲愿力及所发菩提心,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因她以救苦救难为己任,故在民间的影响极为深远。
南无观世音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
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
南边没有观世音菩萨又或者是她的俗世名妙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