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赵云救刘备夫人和儿子的典故是:长坂坡之战。
在公元208年,曹操派曹纯带领着着五千名号称天下精锐的虎豹骑追击刘备大军,刘备因为带着十万余民众和粮食,行军比较缓慢,曹军虎豹骑在当阳长坂坡上面追上了刘备大军,而刘备大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没有兵勇只有民众,于是快速的被曹军所击败。
换乱之中,刘备只带领着赵云,张飞,和诸葛亮等数十个人逃走,在逃走的过程中,刘备遗失了赵云,当时有人对刘备说赵云已经投降曹操,但是刘备不相信,并且用戟打了那个散布谣言的人,同时,刘备命令张飞去断后,于是张飞召集了二十多个人去了长坂坡。
等到张飞到了长坂坡之后才发现赵云并不是走失,而是返回去和曹军作战,并且寻找刘备的妻子,赵云一个人单枪匹马,全然不畏惧曹操的虎豹骑,虽然遗失了刘备的两个女儿,但是就出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刘备的幼子刘婵。
扩展资料:
赵云的名号是非常的响的,他一开始就和别人打了几十个来回,让人们看到了他非常的骁勇善战,带兵打仗应该很有一套,非常的厉害,有过人之处。
赵云领导下的战役非常的多和经典,但是最常被人谈及的应该是长坂坡一战,本来应该撤退的时候,为了寻找年幼的君主,直接单枪匹马杀了回去,杀掉了曹操五十多个士兵。
当年曹操唯才是举,吸纳了天下多少的贤人志士,手下会带兵打仗的将军都是十分的勇猛,怎么会让赵云这么的猖狂,还不去迎战。
曹操的手下张郃和曹洪都不是省油的灯,都和赵云交过手,应该很了解对方的战术,也很需要扳回自己颜面的,但是他们都不请战是有原因的。
当时曹洪是需要一直保护着曹操的人生安全的,保护曹操才是重中之重,曹洪也是个聪明人,很知道轻重,不会一首头脑发热,因为自己的私人恩怨,跑去迎战,之后把曹操的生死置之身外,完全不顾。
当时大家都没有想到,赵云会有这么厉害,他一个人,怎么可能打得过那么多的士兵,肯定会败下阵来,根本不需要他们这些大将出马,就可以捉到赵云,所以大家都没有请战,觉得没有必要,因为赵云肯定会被捉住。
最后,他们觉得没有请战的必要,主要是在古代,一个武将请战,就是想立功,曹洪已经是曹操眼前的红人了,贸然的请战,要是没有成功,反而会有反作用,这个事实出头,是很没有必要的,还会让曹操觉得他非常的没有头脑,只记得个人恩怨,不把国家的整体局势放在心里面,把他看作一个莽夫而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坂坡之战
三国赵云救刘备夫人和儿子的典故叫赵云救主。
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刘备的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突然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的追赶,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
赵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断墙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糜夫人说:"见到将军阿斗有救了,……我死而无恨!"说完,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这时曹兵向这边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
扩展资料: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
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云救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云 (三国时期蜀汉儒将)
刘备摔阿斗
东汉末年,当年长坂之战是曹操、刘备两军的一次遭遇战,骁将赵云担当保护刘备家小重任。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赵云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寻得刘备之子阿斗,赵云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交还其子。刘备接子,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备摔阿斗。
长坂坡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