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说来惭愧,我平常看书很快,但这本书花了我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勉强看完,说是勉强,是因为后三分之一是我跳着看的。余秋雨先生的文字很美,情感表达也十分到位,就像是精美的绣品,针线穿心。
但出于个人原因,看到后面就觉得有些套路得让我烦躁抓狂了。这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场“文字苦旅”。倘若不把那些冗长的句子反复咀嚼抽出内核,我就会看完上句忘下句,入眼不入心。
或许,让我产生些许抵触情绪的还有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所呈现的视角,那种仰望历史,俯瞰苍生的视角,以至于在《风雨天一阁》中那句“你是哪一代的书生”给我硬生生地品出了“你就是那个被选中的人”的意味。
我仿佛看到他只身拾起中华民族的罪孽,向山水,向文化,向万物道歉后,转身对着我们又是一声叹息。这是一种很诡异的感觉。有点像那种被戳到了痛处但就是不允许你来说教的感觉。
但无论怎样,在文字之下,共鸣难消。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初三结束,每年暑假我都会外出旅游,莫高窟,月牙泉,苏州,周庄,西湖,上海等等在书中出现的地方我去过一部分。在旅途中我的确曾为历史的沧桑所震慑,为自身的渺小而怅然,为生命的伟大而落泪,但出于年龄太小以及知识浅薄等原因,心中的感情始终处于一种混沌难言的状态,模模糊糊地抓住过什么却始终散不开浓雾。所以在读这本书时散去浓雾的共鸣甚多。
不得不说,没有对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深刻感触是没有办法从深处建立起他们之间庞大且复杂的联系的。
余秋雨先生像一个朝圣者,通过对山水的人文思考,一步一叩地将文化苦旅展现。仿佛开篇的黄沙一直刮入了尾篇的墓地。因为后半部分读起来有些困难,我想大概地说一下书中前半部分的几个个人观点。
在《道士塔》中,尽管余秋雨先生说过不愿把愤怒的洪水向“王道士”倾泻,认为这只是对牛弹琴。但实际上他还是费了大量的墨水将恨意倾注于“王道士”身上。说起来也是又气又无奈的,因为面对这样一个无知道士,怪罪的拳头就像打在棉花上一样让人无力。但我认为,恨的高度不应该停留在个人层面,正如文中所说的,他只是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那么可见这个千古罪名王道士一介贫民百姓是承担不起的。因此对于余秋雨先生在本篇中的矛盾说法我不太能理解。
不过在本篇后部分设想文物归处的叹息也是我在叹息的。几卷经书在中国仿佛无处可藏,这是何等的悲哀。
《洞庭一角》一篇中提到了“贬官文化”,将文人的贬官生活与其文学成就相连。余秋雨先生认为是贬官生活让文人们经历了失宠摔跤,苦闷不已,只好寄情山水,由此写下千古绝唱。山水名声两相帮衬,具著声名。
这是封建社会独有的文化现象,因为在那种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心系天下,谋官谋职的社会风气是如今无法比拟的,读书人寒窗苦读几十载,只为谋得一官半职,立足朝野,死后留名。他们的字里行间都传达着自己对国家,对民生的关心,到头来让人难以分清谁是真的心系天下,谁又是在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奋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都是封建观念根深固蒂的侵蚀结果,仿佛人生在世,只有做官才是唯一选择,就算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料。
放眼当下,高考与政治无太大联系,且其架势和当时的谋官风气相比也差了许多,但因为高考失误自杀,疯了的,错过亲人最后一面的多不胜数。这是一个生病的体制,或者说更像一味副作用极强的救命药。
然后,不少被贬的文人开始自诩隐士。
然而真正的隐士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人打着隐士的名号,落笔却又是一篇壮志难酬的钝痛文字呢?在《江南小镇》一篇中余秋雨先生提到了“大隐隐于市”的观点,认为回归山林的“隐士”始终是带着孤傲之气的,不够诚恳,相反,小镇街市的隐蔽不必故意折磨摧残生命,让生命熨烫在既清静又方便的角落,与山水柴盐相容,以此达到隐蔽的最高境界。
情难自抑的确是一件很动人的事,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渴望也是一件很痛心的事,但是相比之下我更佩服那些拿得起放得下或者那些明白自己就是不得志但仍坚持积极入世的文人。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在前12年的应试教育中,一直有这样一碗鸡汤,它总是列举了无数成功人士,成功文人,扒出他们悲伤的往事,然后告诉我们——“只有经历苦难…才能…”。我不否认苦难的砥砺作用,但是对于那种貌似不给自己找很多苦受就不能成长的说法我不太能认同。
我们陷入苦难迎难而上从来都是不得已的选择,真正的成长不是去苦难然后无病生吟,而是被苦难然后选择去咬牙承受或与之搏斗。就像真正优秀的作品,永远都是真诚的,真实的,是发自内心的倾诉,然而,刻意地雕塑文字,编弄思维的作品就算红极一时却难成经典。
其实在整本书中,我最能理解的是每当余秋雨先生对山水对历史对文化产生朝圣心理的那种感觉。这至少对我来说是不可控的,虽然像余秋雨先生一样感触到泪流满面的事只发生过一次,但我记得每一次都会屏息的第一眼,记得每一次自己神经兮兮的仪式感。而这本书也的确让我有了再次踏上旅途的冲动。
因为疼痛所以深刻,因为漫长所以沉淀。
文化苦旅中的苦或许也是中华文明在千年来的苦难头中酝酿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