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造反的原因

2025-01-03 23:46:3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三国演义》里有桩天大的冤案,冤死者是魏延,这位据说头上长着反角的降将,在诸葛亮去世后,成了蜀汉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然而,对照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中魏延之死背后的重重迷雾。其一,诸葛亮临终前曾安排魏延断后,难道他不怕魏延造反降魏,还费尽心思等其上钩?其二,诸葛亮去世后,魏延有的是机会叛国,他却火烧栈道,一路率军回蜀,最后兵败被杀,这样一来岂不是自投罗网?其三,魏延在《三国演义》的前后半生,落差极大,这般扭曲的命运似乎暗示着魏延之死的种种悬疑。

三国是我们熟悉的时代,然而,熟悉却与真实无关,小说《三国演义》往往占据着人们对三国的理解。赵云是蜀汉著名的五虎上将,他的身份或许却只是个御林军统领,并未曾指挥过多少战争;马超兴西凉兵伐曹,为父报仇,谁知其父马腾之死却是因他而起;魏延不服诸葛亮,造反伏诛,却是三国最大的一起冤案。《三国志》等正史,才能还原我们一个真实的三国。

深得刘备重用

历史上关于魏延的最大悬案,便是他脑门后究竟有没有反骨。这是诸葛亮判断他忠诚与否的标准,也是他日后为千夫所指的累赘。《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见魏延,即喝令刀斧手推出去斩首,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斩之以绝祸根。”诸葛亮此说,不免自欺欺人,刘备麾下,马超乃张鲁旧臣,姜维则是魏国降将,照此说来,哪里还有什么大忠臣?显然,问题不在忠诚,而是出在反骨上。所谓反骨,其实就是脑门后的枕骨,枕骨突起本是天生,不幸长了反骨的人便一辈子也难翻身了。其实,正史并未说魏延有反骨,诸葛亮自然也不会因反骨就要杀魏延,那么,魏延的反骨到底是哪里来的呢?历史学家认为,魏延的反骨,或许不是天生,而是罗贯中硬摁在他头上的。究其原因,《三国演义》将魏延涂抹成了一个逆贼,他的长相,自然也随之多了几分“逆贼”相。与长相一起扭曲的还有魏延的命运,因为这块反骨,小说中的魏延,后半生开始无奈地向“反”字靠拢。

魏延前半生,是个“及时雨”。他在《三国演义》一出场,便救了刘备。刘备败走襄阳,身边兵不过千余疲卒,将不过张飞、赵云,前有蔡瑁、张允据城不开,后有曹操大军追赶,进退两难,狼狈不堪。生死存亡之际,魏延引数百人径上城楼,砍死守门将士,开城门迎接刘备进城。此时,名将文聘杀到,魏延手下兵卒死伤大半,刘备又拒绝入城,魏延只得孤身一人投靠长沙太守韩玄,家人却因此被诛杀殆尽。

刘备落难,本与魏延无关,他为搭救刘备,不惜得罪蔡瑁、张允奸佞谄媚之辈,可谓血性男儿。他第二次出场,又救了黄忠。《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道,刘备领关羽攻打襄阳,黄忠为报关羽不杀之恩,弯弓射中关羽盔缨,韩玄大怒,命刀斧手将黄忠推下城门问斩。千钧一发之际,又是魏延挺身而出,砍死刀斧手,救起黄忠,开城迎接刘备入城,成为刘备麾下爱将。

《三国演义》这两段,魏延皆是有胆有识,两次将刘备从危难中挽救出来。此时的魏延,分明就是一个“及时雨”。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三国志》并未记载魏延这两次壮举,历来秉笔直书的史家陈寿也不大可能将其略过,历史学家认为,魏延的这两场及时雨,应该出自罗贯中之手。魏延早年有勇有谋,罗贯中据此设计出了这两出好戏,恰与马超的“割须旗袍”,关羽的“单刀赴会”一样。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这位小说家主观认定魏延是反贼之后,他又设计了诸多情节,一手给魏延戴上了“造反”的高帽子。《三国演义》前半部分将魏延渲染到了顶点,后半部分又不惜将其打入冷宫,这才有了这个奇怪的魏延。

诸葛亮的冤案

少了这两次壮举的魏延,在历史上亦深得刘备的重用。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得益州后,魏延便“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刘备得汉中后,欲以一大将镇守汉中,众人皆认为非张飞莫属,岂料刘备提拔的却是名不见经传的魏延,一时举军俱惊。刘备委任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有一次大会群臣,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闻之大悦。能取代张飞镇守汉中,足见刘备对魏延的信任。数十年来,魏延镇守的汉中,一直是魏人不可逾越的障碍,颇具戏剧性的是,魏延冤死后,邓艾、钟会的大军从这里轻松进入了成都。

刘备在世,魏延历经几次升迁。公元212年刘备称帝,封魏延为镇北将军、都亭侯。建兴八年,魏延领兵西入羌中,与魏国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在阳溪激战,大破魏军,名震一时,迁征西大将军,进封南郑侯。

此时的魏延官位日渐显赫,在蜀国地位也日益突出。然而,魏延其人,性格矜高,目空一切,众人皆避之不及。诸葛亮每次出征,魏延皆欲自请兵万人,如汉时韩信一样,异道而行,在潼关会合。诸葛亮一生谨慎,并不应允。魏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常对人言诸葛亮胆怯,恨自己才华不能完全发挥。发点牢骚本是人之常情,但如果矛头每每对着一军之主诸葛亮,显然不妥。他与蜀国长史杨仪的关系,更是一日恶似一日,有如水火。

诸葛亮并未因此忌恨魏延,只是叹息魏、杨二人不能齐心协力。《三国演义》中所谓诸葛亮几次设计加害魏延,只是罗贯中的小说情节。在他笔下,诸葛亮对魏延处处压制:大战藤甲兵,诸葛亮为诱敌深入,令魏延连丢营寨十五座,魏延“面有怨色”;北伐曹魏,又叫魏延拿着司马懿的头盔到魏营叫阵;上方谷一战,诸葛亮又想出毒计一条,命令魏延引诱司马懿父子入谷,欲将魏延与司马懿父子一并烧死,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瓢泼大雨不仅救了司马懿父子,也使诸葛亮致魏延于死地的计划彻底破产。

杨仪反目成仇

诸葛亮并未加害魏延,魏延之死,确实又因他而起。史载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六出岐山,魏延为前锋。这天夜里,魏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头上长出一只角,便以此梦问于赵直,赵直不敢明说,只言“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私下里却对人说:“角字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而在此前的行军路线上,魏延与诸葛亮又起了一次冲突,诸葛亮伐魏,皆从岐山而出,前后行军要一月有余,魏军闻讯,早有防备。诸葛亮前后六出岐山,皆无多大建树,可能也与此有关。魏延认为,兵贵神速,魏国安西将军夏侯懋年少,怯而无谋,若有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便可到长安。夏侯懋闻兵至,必乘船逃走,如此一来,长安便唾手可得,咸阳以西也如探囊取物。诸葛亮认为此计太过冒险,不如安从坦途,故不用魏延之计。魏延愈发不满。事实上,魏延之计可谓上策,只是他性格冒失,诸葛亮不放心罢了。

与前几次一样,诸葛亮此次伐魏,魏人早已闻得风声,以逸待劳,蜀军劳师袭远,纵有诸葛亮神机妙算,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在五丈原陨落。人之生死,本各有天数,《三国演义》却又把诸葛亮的死因扣在了魏延头上:诸葛亮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用“祈禳之法”续命,魏延入帐上报军情,不意将“祈禳”用的主灯碰灭,姜维忿怒,拔剑砍杀魏延,被诸葛亮喝止。

魏延并非诸葛亮所杀,而他的死,却又与诸葛亮有着莫大关联。诸葛亮临终前召开的一个秘密会议,直接引发了魏延的冤死。参加密会的有长史杨仪、司马费袆、护军姜维,魏延被排除在了这次密会之外,会议结果是蜀军退兵,魏延断后。诸葛亮死后,杨仪密不发丧,先派费袆到魏延这里投石问路。魏延是个实在人:“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之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魏延此话,其实有几分道理,劳师伐魏,怎能因为一人之死便草草了事?诸葛亮死前密会并不让魏延参加,又将军政大权交到了与他水火不容的杨仪那里,魏延只充当个配角,这令一向自负的魏延很是失落。可以说,诸葛亮临终前的政策倾斜,令魏延心态发生了急剧变化。

最后的悲剧

心态失衡就容易做傻事,魏延笼络费袆,欲联名发布军令。费袆多了个心眼,言“当为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旋即驰马而去。不久,杨仪等商议撤军,魏延大怒,率领部下先行归蜀,沿途烧毁栈道。显然,魏延是不想造反的,要不然何不率部投奔魏军,既已班师回国,如何造反?魏延一怒之下,逞匹夫之勇,行事皆是意气之争,性格的缺陷往往令他做出难以挽回的举动。

魏延上书后主刘禅,控告杨仪等人意图造反;几乎与此同时,杨仪上书魏延造反的急报也送到了成都。后主难决,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究竟谁会造反,不幸的是,二人皆相信杨仪怀疑魏延。魏延平素目空一切,众人避之不及,此时自然无人为他说情。朝野上下皆言魏延要造反,性格的缺陷造成了魏延冤死的悲剧。

魏延此时还不知道自己已成了蜀汉逆贼,在南谷口与杨仪交战。交战前,蜀军将领何平在阵前责骂他:“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阵中将士听得此言,一哄而散。魏延与其子亡奔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杀,将魏延斩首,诛三族。杨仪踏着魏延首级,洋洋得意:“庸奴,复能作恶不?”魏延回蜀,本为了杀杨仪,并谈不上造反,陈寿在《三国志》中已有定论,然而,违诸葛亮遗愿乃是一错,焚烧栈道乃是二错,再加上平日太过孤高,行事冲动,几种原因引发了魏延的冤死。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被诸葛亮委以重任的杨仪,在权力欲得不到满足时言到:“早知若此,当初丞相死时,吾若以全军投魏,何至有今日耶?”这句话倒是告诉了世人,谁的脑后真有反骨。

回答2:

回答3:

诸葛亮逼的吧,蜀国后期的苦仗硬仗都是他打的.没有功劳就算了,愣托刘备遗言说人家要造反。摆明了卸磨杀驴,搁谁谁不反。

回答4:

主要是 诸葛亮 不肯重用他,如果你连续看 三国演义 就会发现,每当他给诸葛亮出谋划策,诸葛亮从不采纳!

而且此人野心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