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平躺着多年都大气不喘!
所以,趁五还没到,赶紧让童心无忌再多活一会吧!人生本来就无常,何必给自己划境界。
圣人大度,道曰,静者非静,动者非动也
童心无忌是要的,但随着人的长大,境界也得有。一个人,小时候可以光着屁股到处跑,但长大了再光着屁股就是不知羞耻。人总是要长大,也总是要越来越懂事。人生的几个境界,就是懂事的一个成长过程。
但是题主把境界弄颠倒了,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惊而不乱,痛而不言,迷而不失,笑而不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能做到惊而不乱只是人克服本能的 一个反应。任何人受惊而慌乱是本能。能克服这个本能只是修炼的第一关。
1 惊而不乱
唐朝的时候,唐敬宗任命裴度为司空、同平章事。
一次,裴度在中书门下办公时,手下忽然报告说中书门下的大印丢失了。当时在场听到这个消息的官吏无不大惊失色。
裴度也吃了一惊,要知道,官员丢失自己的印信可是大罪。但是他转念一想,却又神态如常,自顾自的坐下喝酒。
手下很是诧异,心想发生这么大的事儿,老爷怎么还有心思喝酒啊。
结果不久,手下又报告说,大印在原来的地方找到了,裴度似未听见,闭口不应,一副早已知悉的样子。
有人问他是什么缘故,裴度说:“印信不仅不能买卖,而且一旦被官府查到还是个大麻烦,所以小偷是不可能对大印下手的。大印丢失,唯一的可能是官吏偷去私自印制文书了,如果急于追查,他们就会畏罪把印毁掉,只要不动声色,则必然把印又放回原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不禁佩服他的见识和胆量。
生活中总有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大惊失色”是人之常情。但是区别就在于,有的人会迅速平稳心态,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迅速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却慌慌张张乱了阵脚,把事情搞砸。惊而不乱,定力和智慧缺一不可。
2 痛而不言
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中,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名声大震,在攻打樊城时被曹仁弓弩手所伤,右臂中箭,翻身落马。关平救关公归寨,拔出臂箭。却见关于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
关平和将领商议,让父亲暂回荆州,慢慢治疗。而关羽则认为,攻打樊城是兴复汉室的重要一步,不能因为自己的疾病耽搁。
正在关羽手臂持续恶化的时候,神医华佗来到军营,为关羽治病。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刮骨疗毒。
历史记载,华佗刮骨过程中,关羽神色如常,全程无半点痛苦之色。
真的没有痛苦吗?不是的,痛苦是肯定有的,但是关二爷却不能表现出来。
将士本来就因为主帅中箭而斗志不高,倘若关羽在医治的过程中再大喊大叫,那士气肯定就低落到谷底了。所以,无论如何关羽必须忍。
痛而不言,就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把所有的痛苦自己一力承担。痛而不言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力量。它是在惊而不乱之后的,惊而不乱克服的是本能和本性,而痛而不言是凭意志耐力和责任感等付出的大智大勇。卧薪尝胆、头悬梁锥刺股等都是这种担当的典范!
3 迷而不失
《桃花源记》中,捕鱼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溪流行走,很快就忘了自己走了多远,也就是慢慢迷路了。
这世间的事情大抵如此,我们常常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自己当初为何出发。渐渐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请加股票研究院的微信号:xgupiao 炒股必备好帮手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本性便是不习惯官场应酬,喜爱自然山水。在距离自己本心越来越远的路上,陶渊明终于醒悟,“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果断挂印辞官,逍遥山水之间。自此之后,中国少了一个二流的官员,多了一个世界闻名的诗人。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有这样一句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为了不被调离撤职,为了能够守护东南的一方百姓,为了荡平倭寇,戚继光慢慢学会了送礼、投靠、拉关系。混迹官场久了,哪个人能不沾染官场习气?
他一头扎进营营苟苟的官场,也学着他们迎来送往,但是戚继光没有失却初心。他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财富地位,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只希望能还东南一方平安。而事实上,他也做到了,一如他临终所言,“三十年间,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
海寇终于荡平,东南终得平安。
在迷路、迷茫之后,如果还能重新校正自己的坐标与航向,回归自己的初心,这也就是迷而不失了。《华严经》里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人在纷乱复杂的局面中,用初心点亮自己的航向,用初心给予自己奋进的勇气。这样的人,才有抵达彼岸的力量。迷而不失是一种大智慧,一个人只有在丰富的阅历、社会经验和多年的沉淀后才能做到迷而不失。在如今这个纷繁杂乱的世界中,真正能做到迷而不失把握好自己的人并不多。因为世间充满了各种诱惑、岔路、陷阱。能做到迷而不失不仅需要有心中的灯塔,更要有人生的大规划和大智慧。有些人,即便老了还在迷失自己,有的人,即便大富大贵还参不透人生醉生梦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
笑而不语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
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
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
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
佛祖所传的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
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知己无需言语,俩人相视一笑,那是不着痕迹,不可动摇的默契。相逢一笑泯恩仇,是纯净无染的淡然与豁达。面对明月清风,笑而不语是无欲无贪的超脱与安闲。
不立文字,无需语言,一个微笑,人间的境界也就尽在其中了。
人,一生下来会自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说话,我们要花上两年的时间去学说话,两年的时间学会说话。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但是,你并不知道,你花了这两年时间去学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去学闭嘴。
在这个用语言打交道的世界里,交流是非常重的一项技能。比如:在职场上,如果你是一个销售,你能否谈成一笔交易,在于你如何去交流。在生活中,你与他人打交道,你说的话,就是你的名片。
你会觉得说话这种东西很容易,也没有什么需要去学习的,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说话嘛,很简单的事情,都是用嘴巴说的,又不费体力,又不费钱。可是啊,这往往越容易的事情就越容易犯细节上的错误,很多时候我们和周围的人话说的越多反而会让别人反感,也会让周围的人都和你保持距离。还有可能因为你一句话,招来一身的麻烦。话太多,会变成话痨,让人会觉得你没完没了,话说多了,可能你话里就存在伤害别人的因素,你自己也不知道只是一句很正常的话就会伤害到别人,是因为你说的太多,已经忘了自我,言语不经大脑思考,就直接脱口而出了。
你和朋友之间的话越来越多,你就会误认为已经和朋友无话不说了。认为这是最有效的沟通。你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反而遭到对方的反感。
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运用却是很难的事情。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
笑而不语,虽然只是某些情况的一种意境,但它代表的是人生修炼的巅峰。为什么是笑而不语而不是哭而不语?为什么不是沉默不语? 笑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不语是一种人生的意境。虽然笑而不语不能代表所有场景下的最高境界,但它却是某些情况下最难做到的意境。 人生的最高境界并非一种场景,笑而不语只是一个典范。
你到哪个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