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年级的孩子怎样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还有他的领悟性呢?

2024-12-12 15:39:1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浅谈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孩子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的转折。此时,他们在智力上存在的差异不会很大,但是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也许会出现很大的不同,造成这些不同的大多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好习惯比好分数更重要!而良好的习惯要有一个养成、教育及训练的过程,老师在这过程中起着引领的作用。我们经常听家长抱怨:我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话,我让他干事情,他总是说我老师没让做,怎么叫也叫不动。由此可见,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因此,一年级的教师特别要重视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让他们在我们的教育下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健康茁壮地成长。

一、教育孩子懂得礼仪。

( 一)尊师礼仪。学生一入学,就应该进行尊师礼仪的教育。尊敬老师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

1、早上、中午进校遇到老师,要主动行礼问早问好;

2、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到老师拿出作业本或教具等物品时,要主动上前帮助;

3、进入办公室前要先敲门,经允许后方可进入,进入办公室后,说话要轻点,态度和蔼;

4、如果犯错误,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并且认真改正。

(二)课堂礼仪。课堂是同学们遨游知识海洋的乐园,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有力保证。那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哪些礼仪呢?

1、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地摆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

2、听见上课的预备铃后,尽快安静有秩序地进入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静候老师上课。老师走进教室,班长发出“起立”口令,师生相互问好,在老师示意下,学生方可坐下。

3、迟到的学生在老师同意后,应轻手轻脚走进教室,不得妨碍同学上课。

4、上课时,精神饱满,坐姿端正,自然挺胸,两手放在规定位置,不做小动作,未经老师许可,不随便离开座位和教室。

5、上课时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注意倾听老师和同学们讲的每句话,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努力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勇于提出问题,积极参加讨论。发言、提问要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在老师指名后才能发言,发言时要姿势端正,说普通话,声音响亮,语句完整,并注意文明礼貌用语,发言完毕后自动坐下。

6、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独立完成,遇到困难时,如果经过思考还是不懂,要主动请老师辅导,作业要整洁,格式符合规范,做到按时交。

7、写字时要严格保持“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的正确姿势。

8、下课时,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发出“起立”口令,在老师招呼后,方可平静有序地走出教室。

9、值日班长应督促全体同学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并注意保持教室整洁,同时帮助老师整理教具,擦净黑板。

(三)课间礼仪。课间是同学们休息、活动的时间,合理地安排课间时间,可以减轻大脑疲劳,更好地进行下节课的学习。因此,课间也有许多要遵守的礼仪。

1、下课后要主动帮助老师拿教具,送作业,值日生要把黑板擦干净,清理讲桌上的物品。

2、下课后,不要在走廊或教室内蹦跳活动,更不能追逐打闹,不要大声叫喊,要走出教室外边,做一些适当的游戏或活动。

3、在校内,特别是在拐弯处,不快速奔跑及急速转弯,以免撞倒别人出现意外事故,如果不小心撞倒别人,要主动道歉,并扶起对方,帮助拍去尘土。

4、课间喝水一定要排队,按照顺序,不要拥挤。

5、不乱扔杂物,遇到果皮纸屑应主动拾起来放入垃圾箱,人人争当卫生小卫士。

6、课间要爱护学校公物,不敲打桌椅,不踢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放学时随手关灯。

7、进厕所时,不要拥挤,大小便要入池,并且不在墙上乱涂乱画。

8、放学站路队求快静齐,路队行进中要整齐有序,路队一定要保持到学校规定的地点方可散队,离开路队时要向老师挥手告别,并说“老师,再见”。

(四)同学之间的礼仪。同学之间的友谊是非常珍贵的,这种珍贵的友谊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同学基础上的。为了建立和发展友谊,我们应做到:

1、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要讲究礼貌;

2、同学之间要相互谦让;要互相帮助。

我们每位老师教师应该把握住大方向,发挥个人特长,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以教书育人为宗旨,利用班会、课堂为阵地;运用儿歌、小品、等儿童乐见的形式,时时注重,时时提醒,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教育孩子学会倾听
课堂教学时,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时常开小差、出神或做小动作,甚至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题他想说就说;老师指名学生回答时,大部分学生无所事事;也有的要回答时手举得高高,可老师没请到他回答后,就不再听别人的回答……因为他们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而且经常会出现没请到后就无精打采甚至埋怨,回去还会告状说“老师总是不叫我”。
老师在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告诉他们学会倾听,是尊重同学的表现,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倾听对学习会大有帮助。平时上课发现做得好的同学马上进行肯定和表扬。提醒他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当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听”的重要性后,还应该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培养其“听”的能力。只有学生会听了,才能更好地促使他们认真听。比如有的孩子只听老师讲的,我就告诉他们,听老师讲和听同学答一样重要,如果同学说得对,你就可以学到知识,如果同学答错,你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并再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上我经常刻意表扬几个听得认真的同学,树立榜样,孩子的从众、模仿心理重,很容易跟上。有时我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复述同学的意见或答案,判断同学的见解。再结合开展一些如“小小评论员”、“文明小听众”之类的活动,学生就会有较长时间的兴趣和耐性去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的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是一种学习习惯,我们教师除了有意识地去培养,去提醒,去督促学生养成,还要坚持,坚持到每一堂课,坚持到每一个活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在培养学生表达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也应多加强学生“听”的意识和能力训练。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学“倾听”,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求知的金钥匙!

三、让孩子学会和好书交朋友
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在一、二年级时对孩子的学习不能只看得多少分数,重要的是孩子要打下良好的语言、阅读基础。这对他今后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水平十分有帮助。
从刚学拼音开始,我就教他们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要靠它,帮助讲好普通话,我们努力学好它。”琅琅上口的儿歌,除了激发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还预设了读书识字的目标,告诉孩子学完拼音后只要给字注上音,我们能读所有有用的书,从而让他们有了学好拼音的动力。
起初,我就动员学生和学生家长多读好书,对书的选择也作了一些规定,如拼音版本的,有知识性的或有益于熏陶孩子品性的,而像奥特曼、蜡笔小新之类类似“文化零食”的图书就尽量少读,因为孩子辨别能力差,推荐好书也是我们老师、家长的职责。
当然,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每天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课间午后鼓励孩子读书,也可减少低年级孩子无所事事追跑打闹而造成危险事故。老师可多表扬几个爱读书的小朋友,让他们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向大家介绍;课堂上孩子回答问题有课外知识,大力表扬后故意问从哪儿知道的,从而让其他学生也明白看书的重要性,当然一开始可能只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有了兴趣之后,学生觉得读书不再是一种苦事、累事,而是一种乐事。
另外,可以结合教材选读。如课内学了一个寓言、童话故事,课外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或更多寓言、童话,并推荐《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等经典名著;课内指导学生学习一首古诗,课外可指导学生几首古诗;抓住低年级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利用一些时间给学生讲上一个精彩的故事,引导学生从“听”过渡到“看”。通过设计一些趣味问题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不仅增加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从而又让他们自然加入到读书队伍中来。为了让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为他们今后在成长和学习中提供丰厚的文化底蕴,就要让学生把读书放在重要位置,让孩子从小和好书交朋友。

回答2:

习惯是你坚持不懈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首先你自己要给他带个好头,做个好的示范,让他学着;培养领悟性那就要让他多和各类人交往,多读课外书

回答3:

请问是小学一年级,还是初中一年级

回答4:

早睡早起 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