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广泛使用的一种精美陶器,它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早在原始社会的生活中,祖先们是处处离不开粘土,他们发现被水浸湿后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变得坚硬起来。对于火的利用和认识历史也是非常远久的,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陶器的发明,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时间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区的差异,形式、风格发生了多样变化,也各自产生了很多特点,但表达着各地区的时代精神和风貌,而这种精神在新石器时代首先表现在陶器的器形与纹饰和质地的感觉上。地区文化彼此影响、交流和继承发展,逐渐形成了共同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美来自于生活和实践,制陶者正是从表现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间接表现了先人的思想和感情,描绘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和风貌。也为后世艺术创造奠定了基础。
彩陶纹饰的特点是密集,以线为主且粗细变化不大。用线的曲直表现动静,以线的方向变化表现旋转。这时期旋动的纹样,由于线的密集和加粗,动感特别有力,粗壮而浑厚,象黄河漩涡,因而也称为涡纹。这种动的纹样,往往配以规则的水平线,以静衬动。而且还常常用大的圆点压在线上,这是以前的彩陶纹样上所少有的,使流动感的线条中出现凝冻的效果,有相对静止的感觉,这样显得动中有静,增加了纹样的节奏美。马家窑类型彩陶的装饰,形式规律上很讲究主次画面的安排及动与静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