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一是从大处着眼,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汇性;一是从小处入手,展示中华文化的奇妙性、精巧性和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小说涉及到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中国文化思想的各个层面,写出了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同时,他还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广泛描写了中国大陆东西南北不同的文化风貌。他还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起伏演变,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
传统文化在金庸小说中表现为多元文化,儒、道、墨、法、佛乃至兵家等各种思想成分都有。对这些传统文化金庸都采取了分析的态度,有赞扬也有批判,有吸收也有扬弃。因此,金庸小说中的正面人物常常综合了多家文化的长处,如儒家的仁政、道德、进取入世,墨家的尚侠精神,道家逍遥的人生态度,佛家的慈悲思想等等。而反面人物也并非一无是处,不可救药。更多的则是中间人物,在他们身上或许更能体现传统思想文化的融合。
传统文化的影子在小说中处处可见:其一,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有鲜明的身份印记,如和尚、道士等;其二:作品中涉及到了传统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如诗、词、曲、赋、绘画、音乐、书法、棋艺等;其三:“寓文化于技击”。“武功”中融入中国传统的哲学和艺术,如“降龙十八掌”中的易学思想和张三丰以书法创武术套路等。这样做,一方面使传统文化有趣易懂,另一方面又提升了“武功”的文化层次,也更有利于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深刻地展现人性。
金庸武侠小说的传统文化内涵随着创作时期的不同也有所变化。金庸的前期作品,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赏笔调,《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到了中期作品,道家思想、游仙思想开始令人注目。《神雕侠侣》可以看做从前期进入中期的分水岭,其中既有郭靖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声音,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爱情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的行为。《倚天屠龙记》和《笑傲江湖》则更明确地把个人自由问题放在第一位。张无忌放弃明教教主,令狐冲也拒绝教主的位置,而把生命、自由视为至高无上。在杨过、张无忌、令狐冲眼中,并非没有正邪善恶,但这些对于他们已不是“第一生命指令”,自由和逍遥才是他们的“黄金世界”。到了后期作品,佛家思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标准难以确立。狄云和石破天对于究竟如何做人,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答案。《天龙八部》更是集金庸所理解的佛家思想之大成。在这部130万字的鸿篇巨制中充满了“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大悲悯。
《天龙八部》乃天下奇书。此名源于佛典,为善道八部众生。书中三位男主角皆有佛缘。乔峰救天下苍生于水火,非菩萨不能为也。段誉幼熟经书,宅心仁厚,爱民如子,正是一代佛君。虚竹更是身源少室,自幼出家,虽破戒出寺,但此为前生旧业,非是本心。
有人以书中主角释八部众生。乔峰为天人,当为八部之“天”(即帝释天)。且天人死前有五哀,乔峰正是哀莫大于心死。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虚竹不才,应为“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虚竹接掌灵鹫,以宅心神技统领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诸魔,使之弃恶从善,歼敌保国。善哉虚竹子!“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 “乾达婆”梵语为“变幻莫测”之意,阿朱精于易容仿声,人所难辨。且为乔峰爱侣,当居于此位。“阿修罗”乃世代魔界帝王,总爱与佛辩论。且喜擅动刀兵,与天人争地,害得苍生涂炭,十足一个慕容博!“迦楼罗”以毒龙为食,而死前因聚毒过多,痛苦之极,当为番僧鸠摩智。此人屡次行凶于段誉,结局时全身功散,形如废人。不过此后一心向善,终成一代护法神鹰,实为佛门幸事!“紧那罗”为独角神,历代被少林尊为“护法棍仙”,故此位当属少林僧,应为方丈玄慈。“摩呼罗迦”为大蟒神。赐位游坦之。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天:乔峰。龙:段誉。夜叉:虚竹。乾达婆:阿朱。阿修罗:慕容博。迦楼罗:鸠摩智。紧那罗:玄慈。摩呼罗迦:游坦之。
金庸笔下几乎涉及到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的雪山极顶到《天龙八部》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的新疆雪莲到《笑傲江湖》的福建山歌,他在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金庸不但写出了各地不同的景色、风俗以及人物语言,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版块构成”。例如郭靖成长于蒙古大漠,黄蓉则成长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则成长于扬州妓院。这些人物的个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读这样的小说,读者会觉得非常“过瘾”,从中感到了中国之“大”,这种“大”是从其他武侠小说中难于得到的。
金庸小说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细节的具体描写上的。《天龙八部》中的灰衣老僧在给天下英雄们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佛法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样的话,对佛教文化没有高深研究者是很难讲出来的。这样的细节非常多,《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为洪七公做过两道菜,一道叫“二十四桥明月夜”,一道叫“好逑汤”,描写得精美绝伦,令人垂涎欲滴,其中放射出夺目的中国文化的光芒。《笑傲江湖》中的祖千秋对喝酒用杯的讲究,展现了中国的酒文化。还有“梅庄四友”对棋琴书画的痴迷,更是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妙。金庸小说中饶有情趣的细节,往往就是对中国文化的典型展示。就连韦小宝骂人,也散发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那些骂人话是完全可以用来解剖中国的国民性的。
金庸武侠小说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金庸小说能够吸引大量高层次读者的关键
一般都是出自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比如“凌波微步”名字貌似出自庄子的作品,而武功内涵则按周易来的,降龙十八掌招式全是出自《易经》、北冥神功也是庄子的逍遥游,另外逍遥派的很多武功及风格都和庄子的很像,其他的一些剑法之类中的普通招式均是化古典的文学形象,比如西子捧心,昭君出塞,越女剑法……还有一些是按意境渲染而来,比如苍松迎客,浪子回头,也有一些是按人物性格取得,这种文化内涵较少,但很符合人物形象,如南海鳄神的鳄鱼钳、朱子柳的书法武功等等,当然还有一些是历史上本来就有的,只是金庸将其夸张点了,如太极中的揽雀尾、白鹤亮翅等等。
武侠小说是一种和科幻小说不同的是,和人类的实际很接近,是人为的去想如何做的更好,来传承古文化的精髓。金庸的武侠小说就从宏观到微观来描述中国的古老文化。从宏观上讲揭示中国古老文化的多样性如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的精髓;微观上讲揭示了中国古老文化的奇妙性和游离性,全面的展示中国古老文化的根基。
哈哈哈,me too,文化含义实在难说,带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龙”,“太极”一类的,其实就是要押韵好记有霸气,名动名这形势读读起来是灰常畅快得!“快打仙人拳”就是典例了!
降龙十八掌中有很多是从易经中化出来的。如:“亢龙有悔 飞龙在天 见龙在田 龙战于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