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资料简介

能在2--3分钟内读完的,不要太长的,5--6行就行.
2024-12-19 00:29: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祖籍荷兰(亦说波兰),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回答2: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1770年12月16日,生於波昂;1827年3月26日,逝於维也纳

一、生平介绍:

贝多芬出生於一七七0年十二月的德国波昂,母亲是吃苦耐劳、性情温和的女仆,而父亲却是贪婪无餍、喜欢酗酒的歌手,所以家境贫困。父亲管教严苛使他的童年过得相当悲惨,仅能从母亲及祖父那儿得到一丁点儿的慈爱。

贝多芬从小就显露音乐方面的才华及天分,四岁启蒙学习音乐、五岁学习钢琴及小提琴、八岁首次公开演奏、十一岁时以钢琴演奏即兴曲的才能,初露头角,加入家乡剧院的乐队。十七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失业,他负起照顾家庭,教育两个弟弟的重任。二十二岁父亲去世,背多芬到维也纳球发展,展开了刚琴演奏与作曲的生涯。二十五岁成为钢琴名家。不久,作曲的声誉也渐渐提高,但是二十七岁时其听力开始减退,三十岁两耳渐聋,到四十五岁双耳全聋,在此期间,发表了其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合唱)等。

贝多芬一生虽然恋爱多次,却始终没有结婚,晚年被侄子连累,性情变得乖张异常,又受到胃肠病和黄疸病的折磨,终於在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的暴风雨中病逝於维也纳,死后有二万五千多位崇拜仰慕他的人前往瞻仰他的遗容。维也纳各级学校,在他丧礼那天全部停课,表示对他的崇敬之意。

贝多芬是由古典乐派跨进浪漫派,中间的一座桥梁,他出身寒微,虽遭到诸多不幸与痛苦,可是他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自我充实,以致於成长茁壮。他从小被强制学习音乐,早年曾向海顿与阿布雷治克学习理论作曲,奠定了作曲技巧的深厚基础,终成一代巨匠。

贝多芬一生与苦难命运博斗,永不低头,对人生的感触极深,了悟人生的意义,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不少前人不曾想像的深刻感情,处处充满了自信。这些作品正如灿烂绚丽的万丈光芒,照耀著整个生命的园地,展现出崇高的志节,与奔放的热情,十分令人感佩,我们应学习贝多芬这种不畏艰难努力向上的情操。

回答3: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1770年12月16日,生於波昂;1827年3月26日,逝於维也纳。
早年的学习与发展

贝多芬四岁时就被迫练习乐器;八岁开音乐会;十一岁起随宫廷风琴师尼菲学习。尼菲看出贝多芬有创作天才,因此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

当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喊的阵天价响的时候,贝多芬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当时风行的理想主义主张:人应该身体力行发挥人性的潜力,救赎自己。贝多芬不由自主被这些思想所吸引。於是浪漫主义早期的思想,和贝多芬心灵中的乐音结合成震撼人心的音乐。

回答4:

贝多芬出生于1770年12月16日的德国波昂,贝多芬的童年很悲惨,他的爸爸想让家里富裕,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贝多芬身上,希望他能成为家庭的摇钱树。成为莫扎特那样的第二神童,为家里赚钱,因为弹琴贝多芬经常被父亲拳打脚踢,后来因为得肝脏病死于1827年3月6日,主要作品有《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欢乐颂》。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