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剃头这个故事的具体出处?

2025-01-24 10:38:2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出自俞慧霞的《图说:小故事悟人生》。

古时候寺庙里有一位小和尚,在出家当和尚之前就有丢三落四的毛病。进入寺庙之后,方丈师父和师兄师弟们一直不停地提醒和告诫他,可是他自己却一直不当回事,就这样他一直也未能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

每天除了诵经念佛、打扫寺院、提水砍柴之外,小和尚也想和师兄一样学一门手艺,为的是以后有一个好出路。于是方丈师父就安排小和尚学习剃头,因为与其他手艺比起来,这门手艺不是很难学,况且以后一旦离开寺庙,小和尚还可以用这门手艺来养活自己。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小和尚认为剃头实在是一门简单易学的手艺,所以他就不再向师父学习。可是师父却告诉他:“剃头不是仅仅学习一些基本方法就能行的,你要想掌握好这门技艺,就必须每天拿一个冬瓜来练习,直到在冬瓜上能够游刃有余地施展各种剃头方法,那才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剃头匠。”

听了师父的话以后,小和尚就天天在冬瓜上练习剃头的基本功。练了一天又一天,好几个月过去了,小和尚剃冬瓜的水平已经越来越高,师父见了也忍不住高兴起来。可是师父在一次观察小和尚剃冬瓜时发现一个问题,小和尚练习剃头都是抽空进行的,在剃头过程中经常有事需要他走开。

每当别人叫小和尚走开的时候,他都会把剃头刀别在冬瓜上面,等办完事回来以后再抽出剃头刀继续练习。这个问题,实在是把师父吓了一大跳,于是他告诫小和尚以后千万不能这样做了,小和尚答应了师父。

可是等师父下次再观察他的时候,他仍然在离开的时候把剃头刀别在冬瓜上面;而且据师父的多次观察发现,小和尚每次都是这样。师父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小和尚,可是提醒的次数虽多,小和尚往冬瓜上别刀的习惯却没有任何改变,而且每次小和尚都对师父说:“不要紧的,这只是习惯而已”。

“只是习惯而已?”师父严肃地对小和尚说,“如果你手底下不是一个冬瓜,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你的这种习惯到时候没准会出人命啊!”看到师父生气的样子,小和尚安慰道:“没事的,师父,你不要担心,等到真为人剃头时我就不会这样了。”

眼看着小和尚还俗的时间就到了,临行时师父再三告诫他一定要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可是小和尚的这一习惯早已养成多年,更何况他自己根本就没有改掉这一习惯的意识。

终于在他第一次给人剃头的时候,出事了———有人叫他递一件东西时,他顺手把剃头刀别在了客人的头上,好在客人没有出现生命危险,从此他的剃头铺再也没有人光顾了。

养成好习惯可以受益终生,坏习惯却可能毁掉人的一生,不要以为一个小小的习惯无关紧要,人们正在和将要面临的许多成就或祸患其实就是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形成的。

扩展资料

哲理:正是因为日积月累养成的恶习,才酿成了最后的恶果,习惯成自然,通过一点一滴的行为规范,进而改变错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行为。

作者介绍:俞慧霞,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英国留学,2001年回国。进行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主编过《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法规》《卓越员工的22条工作准则》等图书。在北京图书界被戏称为“北京三杰”之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图说:小故事悟人生

回答2:

小和尚剃头出处:《图说:小故事悟人生》

古时候寺庙里有一位小和尚,在出家当和尚之前就有丢三落四的毛病。进入寺庙之后,方丈师父和师兄师弟们一直不停地提醒和告诫他,可是他自己却一直不当回事,就这样他一直也未能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
每天除了诵经念佛、打扫寺院、提水砍柴之外,小和尚也想和师兄一样学一门手艺,为的是以后有一个好出路。于是方丈师父就安排小和尚学习剃头,因为与其他手艺比起来,这门手艺不是很难学,况且以后一旦离开寺庙,小和尚还可以用这门手艺来养活自己。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小和尚认为剃头实在是一门简单易学的手艺,所以他就不再向师父学习。可是师父却告诉他:“剃头不是仅仅学习一些基本方法就能行的,你要想掌握好这门技艺,就必须每天拿一个冬瓜来练习,直到在冬瓜上能够游刃有余地施展各种剃头方法,那才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剃头匠。”
听了师父的话以后,小和尚就天天在冬瓜上练习剃头的基本功。练了一天又一天,好几个月过去了,小和尚剃冬瓜的水平已经越来越高,师父见了也忍不住高兴起来。可是师父在一次观察小和尚剃冬瓜时发现一个问题,小和尚练习剃头都是抽空进行的,在剃头过程中经常有事需要他走开。每当别人叫小和尚走开的时候,他都会把剃头刀别在冬瓜上面,等办完事回来以后再抽出剃头刀继续练习。
这个问题,实在是把师父吓了一大跳,于是他告诫小和尚以后千万不能这样做了,小和尚答应了师父。可是等师父下次再观察他的时候,他仍然在离开的时候把剃头刀别在冬瓜上面;而且据师父的多次观察发现,小和尚每次都是这样。师父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小和尚,可是提醒的次数虽多,小和尚往冬瓜上别刀的习惯却没有任何改变,而且每次小和尚都对师父说:“不要紧的,这只是习惯而已”。
“只是习惯而已?”师父严肃地对小和尚说,“如果你手底下不是一个冬瓜,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你的这种习惯到时候没准会出人命啊!”
看到师父生气的样子,小和尚安慰道:“没事的,师父,你不要担心,等到真为人剃头时我就不会这样了。”
眼看着小和尚还俗的时间就到了,临行时师父再三告诫他一定要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可是小和尚的这一习惯早已养成多年,更何况他自己根本就没有改掉这一习惯的意识,终于在他第一次给人剃头的时候,出事了———有人叫他递一件东西时,他顺手把剃头刀别在了客人的头上,好在客人没有出现生命危险,从此他的剃头铺再也没有人光顾了。
养成好习惯可以受益终生,坏习惯却可能毁掉人的一生,不要以为一个小小的习惯无关紧要,人们正在和将要面临的许多成就或祸患其实就是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形成的。
哲理:

  从小要养成好习惯,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给自己的坏习惯找任不改正的借口,“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回答3:

传统相声里有这个段子,供你参考。

【传统相声文本】对口相声108--怯剃头(转)

甲 相声演员在台上演出就得精神集中,还得卖力气,不能敷衍了事。你要是不认真表演,不卖力气,观众就不喜欢听你的。相声还不同买卖,比方说饭馆儿,卖包子、馒头、饺子、大碗面,屋里没座往里让让,门口搁两人一喊:(做跑堂的往里让客的动作)“老乡,里边请!喝酒有酒,随便来菜。看座,四位里边请吧!”让进去四位。卖抻面也可以往里让,门口站一个人:“老乡,里边请吧,里边请吧!真正的北京小刀油条,有打卤的、炸酱的、麻酱的……看座!里边请!”也让进去四位。
乙 噢!是买卖全能让!
甲 这话也不能这么说,有的买卖就不能让。
乙 什么买卖?
甲 理发馆,那就不能让。
乙 那怎么不能让呢?
甲 一让非打起来不可。
乙 那我不信。
甲 你要不信咱俩就试验试验。
乙 怎么试验?
甲 你好比是走道的,我好比是开理发馆的,你打门前一过,我手里拿把剃头刀,我往里边让你,你非急了不可。
乙 那我不信。
甲 来,咱们试验试验。我手里举着刀像凶神似的,往里让你:(做动作)“哎!老乡,里边请,我们这儿水热刀子快,一刀一个。”
乙 要宰人哪?
甲 所以啊,就不能让啊,再说你也没看过有这事。那得手艺好,客人才多。学这个手艺还很不容易,在过去的时候是挨打受骂,一学好几年。你要摊上一个好的师傅,对徒弟关心,几年的工夫还算不冤;你要摊上一个不好的师傅,他也不教给你手艺,一去就干零活儿,买东道西,是活儿就得干,做饭、做菜。带孩子、扫地、倒水,顶到三年左右啦,才把剃头刀交给你,让你练手腕儿。
乙 拿脑袋练哪?
甲 不是。
乙 拿什么练哪?
甲 师傅有办法,到菜行买个大冬瓜,弄一个绳儿拴到冬瓜把上,吊在后屋里。让小徒弟刮冬瓜皮,刮得薄厚都一样啦,手法就算练出来啦。可是不光刮冬瓜皮,有零活儿还得他干。有时候,小徒弟在后屋正刮着冬瓜皮呢(以扇代刀做剃头动作),师娘不知道啊,叫他:“小二哥!”“做啥?”“倒水去!”“咋儿的,倒水去?”小二哥难心啦,不去吧,还不行,去吧,这刀往哪放?
乙 搁兜里吧!
甲 搁兜里怕拉了。
乙 搁桌子上?
甲 怕掉地上摔坏了。
乙 那怎么办呢?
甲 小二哥心眼快,把刀剟在冬瓜上吧(用刀往冬瓜上剟)。把水倒完啦,把刀再起下来,还接着刮,正刮着呢,师傅又叫:“小二哥,扫地去!”小二哥把刀拿过来,噗!剟在冬瓜上,把地扫完了,接着再刮。天天就那么练,习惯成自然。有这么一天,来了个街坊二大爷,想要剃头,正赶上太忙,都做活儿呢!掌柜的过来,跟二大爷客气:“对不起,二大爷,今天太忙,都做着活儿呢!没人给您剃,改日您再剃吧!”这位二大爷说:“你们这儿不是有个学徒的吗?让他好赖给我剃剃就行啦!”“我把他叫出来问问。”小二哥在后屋正刮着冬瓜呢!听着他师傅叫他:“小二哥!”“做啥呀?”“有事!”“去啦!”把刀子拿起来,噗!剟到冬瓜上啦!“师傅,你叫我做啥?”“来!我给你引见引见,这是你二大爷,你给他剃剃头。”“师傅,我不中。”那位二大爷说啦:“小二哥,没关系,咱们都是熟人,剃好剃赖没关系。”小二哥把刀拿过来,跟二大爷说:“剃好剃赖,你老多原谅!我净刮冬瓜啦,没刮过脑袋瓜。”
乙 这像话吗?
甲 小二哥拿起刀子,左手按着二大爷脑袋,就像踩着电门一样宜哆嗦:“二大爷你看我这个中吗?”“你甭害怕,大胆地剃吧!”小二哥拿起刀来,一个猛劲,刷!剃下来啦。小二哥心里这个高兴就甭提了。心里的话:我这手艺算学成了,到哪儿也挣出饭来啦!正高兴着呢,师娘不知道他在那儿干活儿,又叫他:“小二哥!扫地去!”小二哥刀拿起来,“这个麻烦!”(拿刀往脑袋上到)噗!“哎呀!”
乙 怎么啦?
甲 开瓢儿啦!血也下来啦!小二哥也吓傻啦!像那你就别言语啦,他还要跟人家道个歉,不道歉还好点儿。
乙 一道歉哪?
甲 这位二大爷气更大啦!
乙 小二哥怎么说的,你学学!
甲 “二大爷,你老多原谅!我看错了!我寻思这是冬瓜呢!”
乙 啊?拿脑袋当冬瓜啦!这怎办哪?
甲 掌柜的过来给人家道歉吧!雇辆车拉到医院给人家上药。
乙 这该多糟糕啊!
。。。。。。。。

(彭国良述)

回答4:

【题 名】“小和尚剃头”的启示

【作 者】郭立东

【机 构】不详

【刊 名】《安全与健康:上半月》2010年 第4期 50-50页 共1页

【关键词】习惯性违章 故事 练习 冬瓜 手插 剃刀 危险

【文 摘】偶尔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感想颇多。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后,总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的时候,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这个故事让我马上就想到了习惯性违章,它让我们看到了习惯性违章的危险。

回答5:

跟《小马过河》差不多

人们对一些违章行为习以为常,因为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似乎也看不到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危害,本来是错误的行为被默认为合情、或者合理,甚至被套上一副“经验”的面具,被在井下工人中间代代相传,一直到被事故的喧哗惊醒。
习惯性好习惯养成不容易,坏习惯改起来更不容易。习惯的形成是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产物,本人因素之以外长时间、强有力的约束,导致行为固化,从而形成习惯。习惯一旦形成,转变起来就困难,因为树立好的习惯,如同要培育名花,非有恒心不可,而改掉坏习惯等于对自己的革命,既痛苦又不自在,如同要除去毒瘾,非有毅力不可。
不同的习惯,导致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习惯。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员,从入手时候就严格要求,帮助他们认识“三违”行为的危害,严格按照规程去做,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老工人,则要通过不断的行为养成教育,通过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规范操作行为,改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