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歌曲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的台湾各大学校园,也被称为 “校园民歌”、“现代民歌”、“乐府民风”。
李双泽被称为校园歌曲的开拓者。他在一次西方歌曲演唱会上,摔碎美国的“可口可乐”瓶子,高呼:“唱我们自己的歌”,引发了台湾学子创作歌曲的热情,掀起了“校园歌曲运动”的序幕。
他为台湾女诗人陈秀喜的《美丽岛》等歌曲,以完全不同于流行歌曲的面貌出现,很快在校园中流行开来,与此同时,侯德建创作了歌曲《龙的传人》、《捉泥鳅》等,轰动了各大专院校,被看做是校园歌曲的代表作。接著,叶佳修(为救一个小孩而英年早逝)创作了《流浪汉的独白》、《乡间的小路》、《小村的故事》等,亦在校园中广泛传唱。除此,吴楚楚、邱晨等,也是校园歌曲创作的代表。较有名的校园歌曲还有《好了歌》、《风,告诉我》、《外婆的澎湖湾》等。
校园歌曲以“技巧趋于现代、精神走向中国”为创作原则,因而也被称为“现代的民歌”。它从我国的民间歌曲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将西方乡村歌曲的音乐元素融会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通俗歌谣体”体栽。音乐结构短小精悍,旋律简洁朴实、清新爽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时代感。它不论写景物,写风月还是写爱情,在文字意境方面都给人以美感,散发出淳朴的乡土气息,是台湾青年学生求新、求变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动表现。
校园歌曲表现出年轻人的蓬勃朝气、青春活力以及他们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侯德建、罗大佑、叶佳修等人是台湾校园歌曲的代表性人物。
台湾校园歌曲开始流行于大陆是在80年代中期,亲切、上口、舒坦。跟大陆当时的音乐曲调是不一样的,也就给了当时的人们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从《清晨》和《童年》,曲曲都旋律婉转动人。在这校园歌曲风格影响下,后期的大陆音乐人也创作了不少的校园风歌曲,如《校园的小路》、《同桌的你》等等,能唱能听,可总觉得还是不如台湾校园歌曲轻松实在。